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17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第717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颜永年这问题,基本已经是直球表示——


    “这阅兵整挺好,能不能让我也去看看?”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


    很难。


    因为科工委那个“军工口”的说法,基本是定向指代军用装备研发人员。


    常浩南能被纳入其中也是因为负责太行项目的研发。


    否则眼下这功夫,十二个军工集团里面恨不得有十三个都在搞地产当副业,那这个范围就有点太大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正如颜永年刚才所说,这模锻压机的第一個生产任务,不就是歼11b的机体嘛。


    ……


    这点自知之明,颜永年还是有的。


    而再等十年的话,又肯定已经退休,更不可能被专门请过来了。


    巧合的是同样在搞模锻压机。


    于是就需要一个地方,把所有参阅人员和装备放在一起进行合练。


    一列由十几辆hy4731半挂车组成的车队打着双闪,缓缓驶入刚刚被搭建起来的临时营区。


    建国初的时候,由于阅兵是每年国庆都举行,但每次规模不大,因此阅兵部队基本都是从京城周边就近抽调,训练也是在各自营区分别进行。


    也顺便给那些外地部队一个驻扎的地方。


    所以今年这次,基本上是他唯一一次机会。


    “颜教授你先别着急。”


    “阅兵的邀请名单是分批出的,最后一批应该要到8月末9月初才能确定,所以只要咱们试生产给国庆献礼的时候别献出问题来,机会应该就很大。”


    队列最后,还跟着两辆大巴车。


    通州,张家湾。


    与此同时。


    但后来随着阅兵频率降低,规模相应提高,受阅单位也开始从全国范围内抽调。


    只不过没搞出什么特别有标志性的成果,因此压根也没有受邀观礼的念想。


    颜永年眼前一亮。


    35周年阅兵那会,他还在当年的老机械工业部工作。


    于是才有了位于京城周边的两个阅兵村。


    阅兵村。


    常浩南说着把模型包好,装进了一个袋子里:


    其中这座位于张家湾的,就是车辆方队驻训的地方。


    另一个供徒步方队使用的则位于沙河。


    空军编队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还是采用平时分散训练,到最后合练阶段再转场到京城附近的模式。


    在阅兵村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押运战士从卡车驾驶室上跳下来,速度飞快地解开了固定坦克的缆绳。


    与此同时,从燕山脚下某装甲师抽调出来的车组乘员也走下大巴车,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各自找到对应编号的坦克,用不太熟练的动作爬进各自负责的位置上。


    总共18辆。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刚刚从试车场上面拉过来的,因此车体表面被一层厚厚的泥沙所覆盖。


    紧接着,另外一辆大巴车上则走下来一群数量略少、身着便装的人。


    从动作上不难看出来,他们并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应该并非参阅人员。


    同样分组来到了坦克旁边,只不过每组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来到拖车侧后方,开始打手势指挥卸车。


    另一个则趴在车体上,紧盯着驾驶员的动作,时不时在旁边指导两句。


    测试过程的车组成员都是研究所或者厂家的员工,但阅兵肯定还是需要解放军参加。


    因此,被选调过来的这54名训练骨干此前都只在模拟器上操作过这种最新型号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这还是第一次接触实车。


    实际上,他们在原部队里的车组甚至还有第四位成员,但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次将会参加阅兵的两种三代坦克都不再设置二炮手(也就是装填手)。


    “嗡——”


    很快,第一辆坦克在平板车上喷出一股黑烟,柴油机的低频轰鸣声几乎响彻了整个阅兵村。


    对于一些有经验的老坦克兵来说,仅仅只从启动瞬间的动静,就能判断出这辆坦克所用的柴油机马力不小。


    而坐在车里的坦克兵们,感知则会更加明显一些。


    第一个挂上倒挡松开刹车的驾驶员直接被巨大的扭矩给吓了一跳,几乎是下意识地重新踩下刹车。


    经过全新设计的悬挂和底盘让近50吨的坦克在拖车板上瞬间便稳稳停住,几乎没有半点前后点头的痕迹。


    但却苦了下面的拖车。


    82式坦克拖车本身的额定载重就是50吨,现在坦克在上面一动弹,拖车悬挂立马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刺耳声音。


    最后好在是有惊无险地给卸了下来。


    而这边这么大的动静,也早已经吸引来了同样驻扎在阅兵村中其它受阅部队的注意力。


    即便对于大多数内部人员来说,这个型号的坦克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陆战之王带来的冲击力,是其他再怎么先进的装备都很难比拟的。


    不说别的,光是那杆目测起来足有6米上下的坦克炮,以及坦克干脆利落的起步姿态,就足够看出来这个型号的性能不凡。


    尤其是对于原本驻扎在燕郊某地的另一支坦克方队乘员们而言——


    他们身后,尽管底盘也是六对负重轮,但炮塔却还是锅盖头模样的88b,瞬间就变得不香了……


    而在更远处的模拟主席台上,几名受阅指挥人员,也正通过手中的望远镜注视着这边的卸车过程。


    “这应该是张家河这边的最后一批了吧?”


    阅兵总指挥李良新将军把手中的望远镜放到一边,向旁边的车辆方队总教官,也是张家湾阅兵村的总负责人杨鸿问道。


    “是参阅装备的最后一批。”


    后者连忙跟着放下望远镜,回答道:


    “后面还有两台9910工程车的备份车,因为还在生产线上,所以要下个月才能送过来。”


    “唉……”


    李良新叹了口气,刚刚脸上的喜悦表情已经被忧虑所取代:


    “这次阅兵的装备……实在是太新了。”


    他摇摇头,怀着复杂的心情继续道:


    “前年我接到文件,调任到京城军区这边的时候,我就提前给计划的参阅装备列了个表,发现无论地面还是空中,所谓‘新’装备也就是90年代初服役的那批,在部队手里已经用了几年,正是磨合程度和稳定性最好的阶段,当时我还松了口气,寻思着阅兵指挥的压力应该不太大。”


    “谁寻思这才不到两年功夫,那个表里面的内容,除了徒步方队的步枪完全没动之外,基本上都换了个七七八八……”


    “飞机飞机是新的、坦克坦克是新的、导弹导弹也是新的……不光是新的,还有不少是正在走定型流程的原型装备,这万一要是阅兵当天出个差错,我怕是要成历史罪人呐……”


    李良新第一次觉得,装备更新换代太快,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


    “总指挥,其实我们空中装备这块,已经不算新了……”


    旁边唯一一个穿着空军军装的郑良群半开玩笑地回答道:


    “之前航空工业那边的同志还跟我说,预计今年年中的时候,使用全新机体、航电和发动机的十一号工程最新改进型也能开始试飞,问我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加入到9910工程里面,还有一个叫直12的10吨级直升机……”


    “别……”


    话说到一半就被已经戴上痛苦面具的李良新打断了:


    “现在这些原型装备都搞得我我天天晚上失眠掉头发,要是再来两种新的,还是最不能出事的空中装备,我头顶上这地中海啊,估计要直接变成太平洋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逆天邪神 大明星就是我 完美世界 第九特区 战神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