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 第260章 曹老板惊,千里驹可以不要,吾之奉孝必还

第260章 曹老板惊,千里驹可以不要,吾之奉孝必还

    曹操左手拿着郭嘉的信,右手拿着张明的信,眉头都拧成了川。


    郭嘉信上说:


    “主公,嘉已探得张明谈判底线,实际是为求主公质子,以换文烈。”


    “此事涉及主公家事,请主公恕奉孝不能出谋划策。”


    “另嘉暂时仍需留在襄阳,原因有二。”


    “其一,嘉遇到张仲景、华佗两位神医,提及嘉身体患疾,需要住院治疗,短则三月,长则五月。”


    “其二,襄阳日新月异,一切建设匪夷所思,嘉留在此,可一边养病,一边探听虚实。”


    剩下的,就是郭嘉讲述了这几日的见闻,以及有关鹿门书院,以及和住院相关的,襄阳正在筹建的医院之事。


    除此之外,一同送回的,还有两个字模,以及郭嘉的推测。


    至于张明信上,则是说:


    “岳丈大人,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文烈也是我的家人,请岳丈大人放心,在这边我会好好照顾他,不会真将他当作俘虏对待。”


    “所以岳丈大人其实没有必要让奉孝走一趟,如果可以,岳父大人何不亲自来接文烈回家?”


    “另外奉孝身体患疾,仲景公说如果不治,恐活不过五年!”


    “因此奉孝如今留在襄阳医治,岳丈大人别担心,我会像照顾文烈一样,好好照顾奉孝的。”


    两相印证,基本可以确认,郭嘉的身体的确出了大问题。


    实际上,郭嘉的身体,曹操也知晓一些。


    他知道郭嘉好酒,其实也不是真就那么喜欢喝酒,只不过身体常有不适,喝些酒能够缓解症状罢了。


    可张明这句“我会像照顾文烈一样,好好照顾奉孝的”,让曹操大惊失色。


    文烈没有回来,现在倒好,连郭嘉都折在了襄阳。


    “来人!”


    “请文若、公达速来议事!”


    “喏!”


    传令之人下去后,曹操心头暗恨:“张明啊张明,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吾家千里驹可以不要,但吾之奉孝必须得回!”


    不多时,荀彧和荀攸二人结伴而来。


    曹操也不废话,直接将郭嘉和张明的信递给了二人,二人分别阅览。


    等二人看完,曹操迫不及待道:


    “文若啊,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


    “奉孝他......”


    曹操率先问向荀彧。


    毕竟郭嘉跟随自己多年,如今滞留襄阳,曹操最关心的,还是郭嘉的事。


    荀彧沉吟片刻,说道:“主公,如今两封信看来,其实是有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便是质子换文烈一事,此事是主公家事,彧不好评说。”


    “第二件事,就是奉孝的身体一事。”


    “奉孝的身体,彧也略知一二,的确一直有恙在身,只不过此前一直忍耐,怕因自己生病,而耽误主公大业。”


    听荀彧这么一说,曹操面色一沉,心中暗痛。


    随手面容悲伤,叹息道:


    “奉孝啊奉孝,你身体有恙,为何不肯与我道明?”


    “若你早说,我一早就将华佗喊来许都为你治疗,华佗是吾同乡,难道还能不允?”


    “又何苦如今陷在襄阳,如今如何是好?”


    曹操真情流露,让荀彧和荀攸心中也是阵阵感动。


    “主公别急,奉孝一事,我们不妨先静观其变。”


    荀彧考虑事情比较全面。


    首先,张明既然敢写信告诉曹操,就代表他肯定不会打郭嘉的主意。


    而且郭嘉生病是真,虽说他也奇怪,张明竟然不阻止神医为郭嘉看病,反而极力支持,但荀彧以己度人,此事若换作是他,他恐怕也会行张明之事。


    或许,这便是顶级谋士间的惺惺相惜,至少荀彧是这么认为的。


    其次,张仲景、华佗当世两大神医为郭嘉看病,这样的机会,世间难得,肯定不能就这么让郭嘉回来,否则那不是帮郭嘉,而是害郭嘉。


    最后,便是郭嘉自己提到的,有关书院,医院等等。


    的确,看过郭嘉简略的介绍后,荀彧心中,也颇为重视,因此也想要获得更多信息。


    这些可都是之前校事府,不曾禀报过的,可见在襄阳内部,保密等级颇高。


    如今机会难得,荀彧不愿曹操放弃。


    想了想,荀彧说道:“奉孝的身体不能拖,留他在襄阳治病并无不可,我相信知汉不会做什么多余动作。”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建议,多派校事府高手,暗中保护奉孝。”


    “等奉孝病好,再第一时间将其接回许都。”


    曹操深以为然:“文若所言极是!”


    “唉!”


    随后又叹息了声,说道:“看来襄阳的确已经领先我们许多,这医院之名,我可从未听过。”


    “希望奉孝能够有所收获,恰好如今长安正在大力建设,或许能够借此机会,一并效仿。”


    “主公英明。”


    荀彧微微颔首,他其实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曹操摆了摆手,接着又看向荀攸,问道:“既然奉孝的事情解决了,那关于质子一事,我想听听公达的意见。”


    荀攸一愣,没想到曹操竟会问他,一时有些纠结。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拒绝,曹操先一步堵住了他的退路,真诚说道:“公达放心,此事虽是我家事,但亦事关国事。”


    “公达放心直言,只要公达说得有理,我绝不怪罪公达!”


    见曹操说的决绝,荀攸当真认真思考了起来。


    曹操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也是他为何要请荀攸也来的原因,荀攸是忠厚谦让之人。


    你不问他,他肯定不会说。


    但你问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后,他说的,一定是最实诚,最优,最好的方案。


    片刻后,荀攸想到一人,缓缓说道:


    “主公,二公子曹彰,当为最佳人选。”


    曹操一愣,满是不解之色。


    他本以为,荀攸推荐之人,或是曹植,毕竟曹植好诗文,如果让他知道去襄阳,恐怕他自己上赶子都要去。


    亦或是曹熊,毕竟曹熊自幼多病,送去襄阳,说不定还能让两位神医看看。


    像曹彰,虽然年仅十三,但已经孔武有力,寻常三五壮汉不能近身了。


    这样的猛将之才,送到襄阳为质?


    “还请公达解惑,为何是我那二子子文?”


    不过曹操并没有质问,而是虚心请教。


    因为他清楚,荀攸推荐曹彰,必有深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逆天邪神 大明星就是我 完美世界 第九特区 战神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