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91章 双赢局面

第91章 双赢局面

    “妈的!我可真是个猪脑子!!!”


    想明白其中关键,陈大力连拍额头。


    北方机械公司有着上面给予的尚方宝剑。


    他们生产的商品属于计划外商品。


    既然是计划外商品,也就没有所谓的销售指导价。


    从机械公司手里买下全部的三轮车,百货公司完全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增加一两百元钱对外出售。


    妙,真是太妙了!


    陈大力一场先前愁眉不展,说道:“小李,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林厂长,不,林总请进来。”


    “好嘞。”


    售货员小李转身冲出去。


    自己提出的建议给经理采纳。


    临时工转正的事情,嘿嘿嘿,


    外面的销售场景依旧热闹。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看的人多,买的人一个都没有。


    小助理白茹将水杯递给林凯峰,说道:“林总,这么多人上去试车,却没有一个人买,咱们今天不会要捧个鸭蛋回去吧?”


    林凯峰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眼角余光看向百货公司大门。


    跑到百货公司门口摆摊,林凯峰可是大有文章的。


    “来了。”


    看到里面冲出来一名年轻人,林凯峰将水杯递还给白茹。


    拿起放在地上铁皮喇叭,继续卖力吆喝三轮农用车的各种功能。


    “林总,您先歇一歇。”


    小李跑到林凯峰面前,笑呵呵地说道:“我们经理请您去办公室休息休息,顺便和你谈一谈,采购农用三轮车的事。”


    林凯峰早就料到,百货公司肯定坐不住。


    之所以在百货公司门口设立展位,销售农用三轮车。


    不仅因为百货公司是全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主要还是为了逼一逼百货公司。


    让他们瞧瞧,农用三轮车有多受欢迎。


    仅靠北方机械公司一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农用三轮车卖到全省各地。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们,一直有着一种固有思维。


    买东西一定要去百货公司和供销社。


    工厂出售的商品,质量未必有保证。


    其次,百货公司有着得天独厚的销售渠道。


    生产大队,公社,县一级的部门。


    任何和生活或其他方面有关物资的需求,要么去找物资局,又或者来找百货公司。


    只有这个地方,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需求。


    “林凯峰同志,辛苦了,坐下喝点茶。”


    经理办公室,放着一杯刚泡好的热茶。


    陈大力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把蒲扇,主动帮林凯峰扇风乘凉。


    林凯峰客气道:“您瞧您,怎么这么客气。”


    “咱们两家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上次你们公司生产的收音机,刚刚摆上货架,马上引起了老百姓们的疯抢。”


    “大家关系这么好,看到你们公司在外边卖力吆喝产品,我实在是不忍心,要不这样,把你们带来的农用三轮车,全部卖给我们百货公司。”


    陈大力将代表百货公司,制定一系列的三轮车采购计划。


    “陈经理真是帮了我大忙。”


    林凯峰保证道:“你放心,百货公司要多少,我们公司就供应多少,绝对不会出现断供的情况。”


    “价格方面……”


    “700块,林凯峰同志,你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


    陈大力问道。


    林凯峰脸上笑容消失无踪,皱着眉头说道:“七百块太低了,不瞒你说,三轮车成本价就要850块,由于是第一次亮相,外加大家对这种车还不熟悉,所以我才在成本价的基础上仅仅增加了30块钱。”


    “减掉各方面成本,880元一辆,我们公司已经不挣钱了,如果按照每辆700元的价格卖给百货公司,等于赔本赚吆喝。”


    “据我所知,百货公司出售的黑白电视机,不算需要的工业票,单说出售价格,就要380块。”


    “用不到三台电视机的钱,买一辆既能拉人,又能载货的农用三轮车,您说说看,划不划算?”


    林凯峰随即将话题引到了有关部门的相关精神上面。


    去年开始,上级部门一次次地呼吁广大贫下中农,发挥干劲进行副业生产。


    鼓励生产大队和公社开办集体企业。


    乡下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送到市区的肉店,菜店,副食品店。


    没有交通工具,新鲜蔬菜送到城里就算没有全部烂掉,也会变得垂头耷脑。


    林凯峰不动声色地点出,百货公司即便用一千块钱的价格购买车,依旧是有赚无赔。


    农村副业生产搞得如火如荼。


    从乡下将农副产品送到有关部门,中间的路途是最大的阻碍。


    纵然一部分公社有货运卡,数量也不会太多。


    三轮车的出现,极大解决物资供应不及时的问题。


    “行吧,880块就880块。”


    陈大力未曾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拷打,对于如何讨价还价毫无经验。


    见林凯峰说得好像是真的,索性按照林凯峰提出的价格购买。


    一共十五辆农用三轮车,全留在百货公司。


    明天,陈大力会带着公章和会计,前往县城与林凯峰签署合同。


    一天的辛劳,有了完美收获。


    回去的路上,众人喜笑颜开。


    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众人带来的十五辆农用三轮车,全部被销售一空。


    下午五点钟,众人步行回到机械公司。


    等候多时的陆长顺和牛永贵等人,像是迎接凯旋的英雄,命令食堂起火做饭。


    大米白面,五花肉可劲造。


    次日。


    陈大力带着会计,开的连夜学会的三轮车,前来机械公司签署合同。


    合同签署完毕,牛永贵陪着陈大力和百货公司会计,参观公司的生产车间。


    陆长顺坐在财务室,一张一张地收在手里的钞票。


    “三叔,你的格局该适当地往上提一提。”


    林凯峰打趣道:“咱们去广交会,一次挣了一千万美刀,看到一万多元钱,我怎么感觉你比上次还高兴呢。”


    陆长顺一脸开心地说道:“我们之前赚的钱都是通过出口创汇挣来的,我手里的一万多块钱,可是咱们厂在国内,挣到的第一笔钱。”


    “性质完全不同。”


    林凯峰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陆长顺说得倒是没错。


    眼前的一万多块是机械公司脱离计划经济,在国内挣到的第一桶金。


    确实有纪念意义。


    之前研究的各种商品,走的都是计划经济销售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逆天邪神 大明星就是我 完美世界 第九特区 战神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