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一百四十一章,煤票(求订阅)

第一百四十一章,煤票(求订阅)

    一九五八年九月九号,农历柒月贰拾陆日,宜:结婚、出行、搬家、签订合同、交易、开业、动土、祈福、栽种等。


    总结一句话,今天是个好日子。


    天色还很黑的时候,许多年就出门了。


    今天结婚,要做的事很多,跑步任务也不能停。


    但今天的训练任务量缩少了一半。


    训练结束,他就来到鸽子市了。


    跟之前相比,现在来鸽子市的人果然多了不少。


    九月刚过去没多久,公社也迎来了公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收获。


    既然有了收获,那么除去上交的公粮之外,就是集体拿来分配的粮食了。


    大家按照各自的工分进行分配,公平公正公开。


    除了小麦这些粮食,还有梨子、红薯等公社产出的收成,只要是集体的,都会拿来分配。


    一般情况下一个全劳力,干一天是10分。妇女一天应该是6到7分,老人和小孩一天是在3到4分左右。


    有人家里小孩多,分配到的粮食就少,需要把小麦拿去跟人换成红薯等粗粮,要不然家里不够吃就要饿死。


    而有些人则是成年劳力多孩子少,分配到的粮食就多。


    所以会将部分粗粮换成细粮,想过好日子。


    鸽子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渐渐兴旺了起来。


    走进鸽子市,许多年看到了很多东西,让他有一种上辈子在小镇赶集的错觉。


    竹篾编制的箩筐、畚箕等摆在地上,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除了粮食、水果等,还有就是野菜、野果等,甚至还有野兔、黄鳝等等。


    似乎,一夜之间,鸽子市就活了过来。


    然而,许多年询问价格的时候,却愣住了。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想要以物换物,而不是换钱或者票。


    这可把他给整迷糊了。


    但也有不少是想要换钱和票的,这才让他有了操作空间。


    花了大半个小时,他就收购了不少细粮粗粮和水果,当然,黄鳝、野兔、小野猪等这样的野味,他也是不会放过的。


    只不过,要是再这么搞下去,恐怕过段时间他就得继续去兑换美金了,因为人民币快不够用了。


    空间已经收了不少物资,加上他最近花在自行车、装修倒座房等上面的钱,确实让他手头上的资金捉襟见肘了。


    甭看这些粗粮细粮的单价并不贵,但是数量叠加在一起,还是很费钱的。


    “算了,等结完婚之后,再想办法兑换吧。”


    许多年自语了一句,就准备离开鸽子市。


    除了银行可以进行兑换外币之外,想必鸽子市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他运气不太好,没碰着对的二道贩子罢了。


    旁边两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有人要卖煤票,二道贩子准备收购,却在压价。


    毕竟人家二道贩子也是想挣一点钱的,压价是很正常的。


    “同志,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偷听你们的对话,您这煤票可以原价卖给我吗?”


    他突然插话,让对方两人都警惕地看着他,那个二道贩子更是目露凶光。


    煤票属于稀缺物,蜂窝煤更是稀缺物中的稀缺物。


    对于二道贩子而言,如果能拿下来,属实赚大发了。


    可眼前卖票的人并不太知道煤票的价值,估计煤票的来源有问题,对方急着出手。


    因此,二道贩子想要压压价,没想到居然杀出来一个程咬金。


    周伟明看着许多年穿着破烂的衣衫,还顶着草帽,脸面只能看个大概轮廓,不由皱眉道:


    “你真的有钱?”


    于周伟明而言,只要出得起价格,又真的有钱,他自然更愿意价高者得。


    许多年二话不说,直接拿出两张大团结来。


    看得周伟明两眼瞪直了,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从小到大,他倒是不缺吃穿,两张大团结的钱,他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可现在却是即将拥有这么多钱,所以,他才会如此激动。


    “同志,您手上有多少斤煤票了?我全买了,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钱。”许多年甩了甩手上的大团结,还上前靠近了一些,让对方可以看得更清楚。


    天色昏沉,看不太清楚,十分正常。


    周伟明对钞票还是很敏感的,看清楚了,连忙道:


    “我有五百八十斤的煤票,你能给我多少钱?”


    被无视的二道贩子闻言,顿时急了。


    好好的交易被人插了一手,这怎么能行呢?


    “同志,不要卖给他,您直接卖给我吧,我出五块五毛钱,怎么样?这价格可不低了!”


    自行车票是五十元一张还一票难求,煤票虽然也紧张,但并没有自行车票那么难寻。


    所以,煤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这一点,在鸽子市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周伟明闻言,脸上顿时欣喜不已,这可真是太好了,那你们互相竞价吧。


    许多年闻言,微微一笑,道:


    “公平竞争吧,我这里只有二十块钱,我不管你出多少钱,我永远只贵你一毛钱,来吧,请开始你的表演。”


    嘎!


    二道贩子瞠目结舌地看着许多年,这混蛋,太可恨了!


    可惜天色太昏沉了,要不然,他说什么也要记住许多年的面貌,下次也要来搞对方一次。


    今天这次,只能这样了。


    瞅着灰溜溜离开的二道贩子,周伟明傻眼了,说好的竞价呢?


    等对方一走,许多年便道:“这位同志,怎么样?五块六毛钱的价格,您还满意吗?”


    周伟明皱眉不已,“还是太便宜了,能不能再加一点?”


    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出来,周伟明的年龄并不大,许多年可以确定这一点。


    连谈判技巧也不会,沉不住气,喜怒皆形于色,妥妥的菜鸟。


    对于这样的菜鸟,许多年最喜欢了。


    “那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呢?”


    一句反问,把周伟明给问懵了,旋即便又听许多年道:


    “煤票的价值确实很高,但太多人有煤票了,而且,除了煤票之外,大家还可以选择柴火”


    “所以,同志,五块六毛钱买你手上的这些煤票,可不便宜了,见好就收吧。”


    见好就收?


    一阵犹豫过后,周伟明还是把煤票卖给了许多年。


    因为后者说得对,就算他现在去找刚才的二道贩子,除了被对方压价以外,根本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再说了,五块六毛钱,已经不少了。


    于是,许多年以不到一毛钱十斤的价格,收购了五百八十斤煤票。


    虽然不是很多,但五百八十斤煤票对他来说,已经不算少了。


    一块标准蜂窝煤是两斤半,有十二个孔,燃烧时间长达4小时,无烟无味,燃烧充分。


    而一块标准蜂窝煤的价格则是一分钱。


    换句话说,五百八十斤煤票,可以购买到两百三十二个蜂窝煤,需要支付两块三毛两分钱。


    这两百三十二个蜂窝煤,可以持续燃烧928个小时。


    按照白天煮饭煮菜需要四个小时,晚上取暖八个小时来计算,这两百三十二个蜂窝煤也只能够维持七十七天罢了。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计算方式。


    实际上,白天做菜煮饭,就不可能只用四个小时。


    用蜂窝煤取暖,也不可能只烧一个蜂窝煤。


    因此,七十七天的时间,最起码还有砍一半。


    整个京城的冬季是相当漫长的,最少持续四个月以上。


    四个月就是一百二十天,换句话说,许多年最少还需要再采购三个五百八十斤的煤票回来,家里这个冬天的煤才勉强够用。


    “同志,您还需要煤票吗?”


    就在许多年准备离开的时候,周伟明突然喊住了前者,小声询问道。


    后者把五块六毛钱紧紧地攥在手里,感受到了金钱的魅力。


    许多年心里微微惊讶地看着对方,心说这是谁家的傻孩子?


    “要啊,您还有煤票吗?有多少我收多少。”


    如果对方可以继续给他提供煤票,那他还巴不得如此呢。


    一九五六年一月,煤商行业已经实行公私合营,一部分煤商与市煤建公司合营,其他煤商归属当地国营商店统一领导。


    今年8月底9月初,居民们开始购买冬季用煤,1周时间堆在煤棚里8米高的蜂窝煤就销售一空。


    所以,现在这个时间点,用煤的京城居民,几乎都买好了过冬的煤。


    换句话说,谁家也没有多少剩余的煤票了。


    突然觉得自己的口气有点大,许多年连忙又解释了一句:


    “我家人多,需要用煤的也多。”


    这句话解释得有些牵强,但周伟明压根儿就没有多想。


    “好,我还有一吨半的煤票,您都要了么?”


    听到对方的话,许多年悚然一惊,这倒霉孩子,还有这么多煤票?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这煤票,安全吗?”


    只见周伟明浑不在意地道:


    “没事儿,您就放心使用吧,我家的煤票多着呢,都用不完”


    二世祖?


    许多年没在多问,连忙表示一吨半完全没问题,他可以买下来,甚至可以多买。


    “那我明天还来这里,就这个时间,我们说好了?”


    “可以,那就这样吧!”


    望着周伟明离去的背影,许多年沉吟片刻,这才收回目光离开了。


    管那么多干嘛?


    只要对方能把煤票拿出来跟他交易,他就会买下来。


    离开鸽子市,经过前门的时候,他还瞅见了一辆三轮车从一家煤铺出来,上面装了不少蜂窝煤。


    前门外的这家店,叫“信诚斋”煤铺。


    建国前,煤铺都是私营企业,现在全都是公私合营了。


    看见三轮车,许多年便追了上去。


    “同志您好,您这些煤是往哪送的呀?南锣鼓巷那边送不送呀?”


    骑着三轮车的老师傅,看到许多年不咋喘气还跑得快,跟他骑车速度一致,不由惊讶了一下。


    跟老师傅唠了一会儿,许多年才知道咋回事儿。


    这种名为“581”的三轮汽车,其实是今年才刚出来的车子。


    它体积小,转弯灵活,特别方便向胡同深处的煤铺运煤。


    老师傅现在就是运煤往他自个儿家里送,因为现在不忙,所以先送自个儿家。


    前段时间都忙坏了,昨儿才歇了一天,这才赶紧把自家的煤给送咯。


    要不然,倒是煤都没了,可不好办了。


    许多年也正是听到这些,这才抓紧时间往家里跑去。


    之前他没太关注这些,白天要上班,四合院里边,也没多少户人家用煤,大家还是习惯烧柴。


    加上蜂窝煤可不便宜啊,一分钱一块,只够用四个小时而已。


    南锣鼓巷附近也有煤铺,但藏得有点儿深,就在供销社旁边的巷子里。


    平时不怎么经过这儿,还真没注意到。


    其实,去年开始,京城就开始宣传蜂窝煤了。


    不少京城居民都换了蜂窝煤,但真正全民烧煤,还是六十年代之后的事了。


    “同志您好,现在还有煤吗?我想买煤……”


    走进煤铺,映入眼帘的便是宽大的煤棚,但都是空的。


    没见着蜂窝煤,许多年的目光搜寻了起来,瞅见旁边收账的小房子里,坐着人。


    便上前询问道,对方抬头看了看,道:


    “你先拿票来预定吧,下午给你送家里去。”


    嘿,这还算不错!


    当即,许多年便把他的煤票拿了出来,随即又拿了两块三毛两分钱出来。


    “你家住哪?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接过票和钱,就开始登记了。


    讲真的,这份工作还挺简单的。


    就是这个工作环境不太好,许多年不喜欢。


    “南锣鼓巷四合院,中院东耳房,我叫许多年。”


    买好了煤,许多年这才吹着口哨回家。


    五百八十斤的煤,不多,但明天应该还能再买一些。


    刚才跟老师傅和那个收钱的工作人员,闲扯了几句,许多年可以确定一件事,那便是九月之后,并不是没煤了。


    而是会少很多,那个时候能不能买到煤,随缘。


    原因也简单,今年比去年使用蜂窝煤的家庭更多了。


    今年送煤还要等,去年来买煤的人都不多。


    这就是区别!


    因此,许多年还得趁早买到煤票,抓紧时间把煤给囤积起来,免得到时候冬天冻手冻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逆天邪神 大明星就是我 完美世界 第九特区 战神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