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二百七十六章,任务和比较(求订阅)

第二百七十六章,任务和比较(求订阅)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这一天,许多年家在抢购大白菜。


    这个冬天,大白菜有点短缺,因为干旱问题,总产量比去年少了很多。


    今年的京城,整体计划需要供应十三亿斤的蔬菜,最为突出的主要问题就是冬天的大白菜供应问题。


    因为大白菜集中成熟的时间很短,主要是在九月和十月份,进入十一月份之后,在下雪之前,大白菜就要全部进城销售了。


    后世大街上看到的都是汽车,在这个时代的十一月份,看到的都是大白菜。


    十月底的时候,人民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在宣传,入冬的大白菜是足够的,但需要限量购买。


    在进入十一月份,财贸部门动员所有工作人员到各机关分大白菜,街道办等也开始了工作。


    机关单位先分好,街道办她们才能更好地做好分配工作。


    分配计划很简单,都是按照存储五个月的时长和人口定量进行分配的。


    通常年景下,为了保证质量,砍大白菜之前三天不能浇水,菜砍下来以后需要晾两天才能上市销售。


    上市后,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过称、装车,给各街道的临时摊位送大白菜。


    透过报纸,许多年看完了新闻之后,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看到了不少关于粮食限购和征调的一些新闻,无能为力,只能叹气。


    往年的三级和四级大白菜,都是要多少买多少。


    现在嘛,全都限量了。


    也因此,许多年没法挑剔,份额全部拉满。


    今年老许家人口众多,许多年他自己这个小家就有六口人了。


    所以买菜的时候,小豆包和小团子也跟着出动了。


    不过,她们俩孩子就是去凑人头的。


    因为多一人就可以多采购几十斤的大白菜。


    像许晓欣、许卫兵他们俩个小屁孩,也都跟着出动了。


    原本,许多年还想把小不点和白豆腐两个小屁孩也抱着一起参与买菜的,结果,负责销售大白菜的街道办宋大娘,直接大手一挥,让他多买了一百斤。


    换句话说,小不点和白豆腐这两个小屁孩,每人就多了五十斤大白菜。


    不过并不是一级大白菜,而是二级的大白菜。


    那也很不错了,反正许多年可以支付得起这笔钱。


    惟一可怜的是,许百年两兄弟没有份额,因为他们都没有粮本,只能帮忙运输罢了。


    所以,在京城待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粮本,走到哪都不行。


    囤积好大白菜之后,许多年又去购买粮食了。


    今年冬天,不好过啊。


    “大白菜怎么用报纸包着啊?这也太浪费了吧?”


    买回来的大白菜,储藏在倒座房这边,姚春喜看到秦淮茹、小梅她们都用报纸,把一颗颗大白菜给包裹了起来,不由心疼到拍大腿。


    在她看来,报纸明显比大白菜要金贵多了。


    农村来的人,对知识是非常敬畏的。


    报纸虽然只是报纸,许多年家里也堆放了不少,但毕竟是报纸啊,那就是‘知识’啊,怎么能用来糟蹋了呢?


    “三嫂,你不知道吧?这报纸包裹起来的话,可以保鲜,而且还透气,就算到了明年开春儿,也不会坏的,从前年开始,我们家都是这么干的。”


    小梅的一句话,让姚春喜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看来,老五的富裕程度,还要超乎她的想象。


    从八月份认亲搬进来京城之后,姚春喜在南锣鼓巷也待了三个月了。


    对整个大家庭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许多年才是这个家日子过得最好的家庭。


    并且,也大概知道了许多年的工资是七八十块钱一个月,具体多少钱,就不知道了。


    秦淮茹的工资是每月是三十七块五毛钱,两夫妻加一起,最少是一百二十元钱。


    在附近几个大杂院来说,都是非常高的薪资水平了。


    既然是要用报纸来包大白菜,姚春喜也只好蹲下来,心疼地拿着报纸,学着秦淮茹她们的动作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此时的许多年,却在计算着粮食的事情,他在发愁。


    愁是这粮食消耗,实在有些出人意料啊。


    饶是他自己的空间里有不少粮食,但他粮本上面的定量,还是全部用完了。


    进入十月份之后,猛虎中队的粮食定量还是没有变,甚至是恢复了一些。


    听赵君遥说,是上面领导很关心,优先供应许多年他们这类特殊人群。


    从今年年初开始,为了保证城市口粮最低限度供应,上头决定,除井下、高温、高空和担负重体力劳动的职工外,城市人口酌情减少粮食定量。


    类似城市饮食行业,糕点和其他粮食制成品,采取凭借粮票供应的办法。


    换句话说,以前许多年去购买桂香村食品店的糕点或者去丰泽园吃饭,都不需要粮票,但现在需要粮票了。


    即便到了十一月份,京城还有少数高级饭店高价销售和供应外国人用餐不收粮票。


    在京城的外国人并不多,类似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不是很多,所以这些高级饭店肯定是不收粮票的。


    也因此,类似周华章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其实想要吃好一点,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除了这些高级饭店之外,还有些地方是不需要征收粮票的。


    那就是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的旅客用粮,这部分粮食供应,每年都超过了两亿斤粮食。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也对这部分旅客进行粮食限量供应,那么每年最少可以节省七千五百万进粮食。


    但上头可没有那么短视,毕竟这种行为不可取。


    这些情况,许多年都不需要打听,很容易就知道了。


    毕竟他也坐过火车,知道火车上的粮食供应粮的事情。


    甭看六十年代,非常特殊,但这个时期的外宾、华侨也是非常多的。


    毕竟建国已经十一周年了,国内已经十分稳定了,南洋等海外一带,很多人都想回乡祭祖。


    也因此,火车、轮船和飞机等,在当时可不是没有旅客的。


    相反,还非常多呢。


    从八月份开始,许百年三人进入京城之后,三人的粮食都是许多年自己供应的。


    前年的时候,许多年就在空间里存储了不到两万斤的粮食。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消耗了大概四千多斤。


    不过,自从秦淮茹有了工作之后,空间的粮食消耗就减缓了很多。


    反倒是空间里的肉食、糖等物资,消耗速度还是没有降下来。


    特别是八月份之后,粮食消耗速度再次加快。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的话,那么现如今空间里的存粮,最多也只是撑到六三年罢了。


    毕竟多了许百年三人,即便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的粮食定量加一块儿,达到了八十六斤。


    可是秦淮茹的二十七斤定量,根本无法全部兑现,她执行的是最低限量标准,也就是二十斤罢了。


    因此,两人的定量是七十九斤。


    老许和周红梅她们三人的定量也都是维持最低标准,并不高。


    即便许百年他们三人也只是维持最低标准,每月他们三人就最少需要消耗六十斤粮食。


    但这怎么可能?


    他们三人需要将养身体,还需要额外的熬药养病,否则营养不够,就算吃药,也只是杯水车薪。


    毕竟他们要治疗的是不育,并不是简单的营养充足就可以了。


    所以,他们三人每月的粮食消耗,就达到了一百一十斤左右。


    再算上老许他们三人,以及偶尔小倩她们过来蹭饭,除此之外,许多年自己每天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不仅仅是肉食的消耗,粮食也是同样需要消耗很多,否则应付不了每天那么高强度的训练。


    总结起来,每月许多年都需要从空间里拿出最少一百五十斤的粮食和肉食等。


    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斤,一年就是一千八百斤。


    而这些还没计算给老丈人他们的粮食。


    另外,六一年之后,粮食定量并不是马上就恢复正常供应了,而是需要一年半载才能恢复。


    类似秦淮茹她们这些普通工作的工人、职工,可能要到六三或者六四年,才逐渐恢复。


    所以,许多年才会发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不是他在五八年的时候,就利用空间储藏了不到两万斤的粮食,并且后续还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话,只怕会更愁。


    现在鸽子市已经不可能搞到粮食了。


    所以,要么忍,要么再想其他办法了。


    “赵队,这是酒票?”


    这天,许多年他们都去领工资了,结果发现粮票里面多了酒票,一个个都大吃一惊。


    猛虎中队是属于重体力劳动者,听说是上头给予的补助。


    大家一听,顿时有些吃惊和感动。


    赵君遥也解释了一下,“是我领导跟我说的.”


    大概情况就是上头视察的时候,发现煤矿工人的粮食定量从六十斤降到了四十五斤。


    并且都是粗粮,其他副食品肉、酒、糖供应很少,导致工人体力大大下降。


    众所周知,在煤矿工作的工人,可以说是相当危险且极为耗费体力的重体力劳动者。


    在这个等级上,连猛虎中队也都差了一点点。


    毕竟猛虎中队的粮食供应是五十九斤每月,比煤矿工人还少了一斤。


    “高级知识分子、十七级以上干部等特殊人群,也都分别补助了少量肉蛋和黄豆,以此来保证他们必要营养和生活需求.”


    听罢赵君遥的话,许多年等人都十分沉默。


    这个年代,太特殊了。


    几乎所有人都在斤斤计较着过日子。


    所有的粮食都是精确计算,似乎大家都成了阎埠贵一样。


    唉,现在才六零年,明年才是六一年,快了快了!


    感慨了一句,许多年并没有说话,只是听着大家的闲聊。


    下班后,有了酒票,许多年也没有去购买酒。


    家里的地下室有一个小酒窖,里面至今还藏着一百二十八瓶茅台酒,完全没有动过。


    这些酒现在拿出来,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可能还会招来是非。


    就这样存着,等以后换钱或者留着自己喝,也是极好的。


    不过大概率是没必要换钱了,毕竟他空间里还有五吨的黄金,这可是一大笔钱了。


    日子是很困难,但难熬的日子终究会过去的。


    进入十一月份之后,冬天也如期而至,但讽刺的是,小雪还没到,这一天却突然大雪纷飞了。


    “下雪咯!”


    刚起床,许多年就发现了外面的院子里,布满了厚厚的雪。


    已经收割完大白菜的菜地,彻底消失不见了。


    还好前两天就收割回去了,要不然这样的大雪天,肯定是完蛋了。


    抱着小豆包的秦淮茹,本来是去卫生间的,结果看到了窗户外面的雪白景色,忍不住跑出来看雪了。


    对于小豆包而言,这是她第一次看见雪。


    兴奋的样子,像二哈,在雪地里玩耍。


    许多年笑看着,也不阻止,反而是拿出了相机,直接拍了下来。


    心里在想着,有时间再把这一幕给画下来。


    有一说一,猛虎中队真的没有休息时间啊,要不然,许多年可以给小豆包她们画很多画呢。


    欢快的笑闹声,在院子里传开。


    西厢房屋里的小梅也醒来了,穿着厚厚的衣服,也踏进雪地里玩耍了起来。


    “唉,春夏的时候不下雨,现在却下那么大的雪,老天爷真是造孽哟。”


    房屋门口的老许,点燃了一根大前门香烟,面带愁绪地看着天空。


    此时灰沉沉的天色中,片片雪花还在飘舞着,确实很好看。


    许多年在屋里看了一会儿,然后把小豆包她们给抱回屋里了。


    可不能一直玩耍,要不然,感冒了可咋办?


    但孩子不听话,不能玩耍的话,就哭。


    只是她们爸爸并不吃这一套,甭管她们怎么哭,许多年就是不让她们出去。


    尽管许多年拿出了好看的画给她们看,但明显是外面的雪地,更有吸引力一些。


    小屁孩也知道跟大人对着干。


    很快,许多年不得不拿出绝招,一个雕刻好的精致木偶玩具,果然把她们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吃早餐了。”


    垂花门这边,姚春喜喊了一句,“今天太冷了,妈说在厨房吃早餐,大家快过来吧。”


    主要是周红梅觉得,从倒座房这边端过去北房那边,太远了,食物容易变凉。


    大家伙也没说什么,反正倒座房这边是开了两间屋子作为厨房,是贯通了。


    倒座房的面积其实也不算小,每一间房子的面积十二平米,因为这就是最标准的二进四合院。


    比如北房那边有三间房,每一间房子的面积都是十八平米。


    东西耳房则是十五平米,东西厢房等其他房间的面积则是十五平米,倒座房等其他普通房间都是十二平米。


    所以,整个四合院的面积超过两百平米。


    两间十二平米的房子打通之后用来做厨房和吃饭的饭厅,完全是够用了。


    大家纷纷从房间出来,走出垂花门,来到厨房吃饭。


    早餐过后,许多年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到了粮食公司,赵君遥马上就召集众人开会,今儿有个特殊任务,需要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赵队,是什么任务啊?这么神神秘秘?”


    李博笑着问了一句,赵君遥却瞪了一眼:


    “保密条例又忘记了?不该问的少问!”


    “我说一句,这次任务有一个要求,谁会缅语?”


    啥?


    大家伙都愣住了,这门外语,好奇怪哦!


    许多年和另外几人纷纷举起了手,缅语是超级小语种,会这门外语的人,真不多。


    别说是这个时代了,就算是后世,也很少有人会这门语言。


    而许多年自己也才刚学习没多久,口语一般,但文字还算可以。


    突击练习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要学习缅语?


    因为在猛虎中队,几乎是都是在境外的任务,那么大家会的外语,除了英语、熊国语、鬼语等几大外语之外,就是跟我们接壤的那些国家地区的语言了。


    对于许多年而言,多学习一门外语,意味着下次遇到类似机会之后,他就可以出去执行任务。


    只有执行任务,才能获取功劳。


    当他功劳足够了,就可以破格提拔或者直接提拔到更高的岗位。


    如此一来,就可以不用经常外出执行任务了。


    相比在枪口上讨生活的冰与火的痛苦,他更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生活。


    “其实,上次如果不把那五吨黄金藏起来,或许我就有个人一等功了吧?”


    内心暗暗吐槽,许多年却没有任何答案。


    与其搏这种没答案的事情,还不如充实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呢。


    八十年代之后,想要过上退休生活,那么他就必须得安排好一切,必须兜里有钱才行。


    否则的话,其他一切都是虚幻。


    赵君遥闻言,点名许多年他们出列,然后召集五人到旁边的小房间商量事情。


    “你们五人之中,谁精通缅语?谁口语最好?”


    大家面面相觑,都没有比试过,谁知道呀?


    既然这样,那就抽时间去一趟外国语学院了。


    训练依旧,到了下午的时候,赵君遥找了一位外国语学院的教授。


    这个时期的京城外国语学院,其实还没有所谓的缅语专业,这个专业目前还在筹备当中,要到六二年的时候才会成立,现在还在准备申报材料阶段,还没有审批下来。


    饶是如此,外国语学院也是人才济济,会缅语的教授,自然不会少。


    或者说,从一九四一年建立开始,外国语学院就踏上了外语人才培养的道路。


    很多教师或教授都不是只会一门外语,精通三门外语或者更多外语的人才,比比皆是。


    就像当初许多年在京城塑料厂遇到的那位翻译冯思秀,她就是北方熊国的留学归国人才,会六门外语。


    具体是精通几门外语,许多年就不知道了。


    但当时合作一起完成了那门万国牌缝合怪机器的翻译工作,许多年也大概知道,冯思秀最少是精通四门外语的。


    当然了,都是俄语系的语言,也就是类似汉语和鬼语的这种,相对很近的语言。


    众所周知,鬼语其实就是我们地方方言之一温州话的另一种语言罢了。


    后世不都说了嘛,很多温州一带的人跑过去小鬼子那边,完全可以很快适应下来。


    而且温州人讲话的时候,真的跟说鬼语没有任何区别。


    换句话说,类似鬼语这样的语言,其实学习起来,真的很简单。


    “好了,现在开始测试。”


    赵君遥请来的这位外国语学院教授叫邓广铭,四五十的样子,双鬓斑白,也不知道是少白头还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外语测试分为三个部分,重点考察听力和口语,书面语言反而不是重点。


    偏偏这两项都是许多年的弱项。


    毕竟他加入猛虎中队之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这些外语,鬼语、朝鲜语、南洋语等就不用说了,许多年他上辈子要么已经精通了,要么也接触过,学习起来还是很快的。


    熊国语是真不会,许多年只跟冯思秀聊过一两句,就知道一句乌拉这样的话罢了。


    而且现在好像也没必要急着学习熊国语,因为许多年他很清楚未来的大势,反正现在是没必要学习的。


    并且他平时的空闲时间并不是很多,可以学习的外语时间就更少了。


    不多时,测试很快就轮到他了。


    果然,连蒙带猜之下,许多年在听力上面就是对了一半,就这还是仗着他过目不忘的能力,有着很好的文字书面语,才蒙对的。


    口语的话,更是磕磕碰碰,十分不流利的样子。


    五六十年代的语言学习资料十分少,许多年能自学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现如今很多书店根本就没有缅语的书,更别说缅语教材了。


    许多年还是搜索了一段时间,在外国语学院、新华书店等地方,才搜集到了六本缅语书和教材罢了。


    六二年将会启动缅语专业,那么所有的准备工作,肯定是提前进行的。


    也正是这样,许多年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教材。


    “许多年,你还需要多练习啊。”


    邓广铭笑呵呵地提点了一句,然后叫下一位同志进来测试。


    等所有的测试结束之后,赵君遥拿到了资料,正准备划掉其中四人名字的时候,突然定住了。


    “这样,从明天开始,你们六人每天除了完成必要的训练之外,接下来每天还需要学习缅语,一个月之后,再测试,我再确定具体的任务人选。”


    嘎!


    许多年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这次的任务,怎么那么特殊啊?


    提前一个月就算了,居然还要严格保密,且还需要学习缅语。


    惊讶归惊讶,但这件事,或者说这件任务就这样布置下来了。


    回归队伍之后,彭志刚他们把许多年六人给围住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起什么情况。


    可是许多年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啊。


    只是得知他们要学习缅语的时候,彭志刚他们二话不说,也纷纷表示要一起学习。


    多学会一门外语,对他们来说有益无害。


    何况这是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学习缅语,这完全没问题嘛。


    于是,猛虎中队的众人,全都学习起了缅语,这是赵君遥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儿,不仅仅说明了大家的团结,更是说明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


    缅语这玩意儿,学习起来可真是太带劲了,好难!


    因为没有参照,所以每天邓广铭都会过来给许多年他们进行特训。


    好在许多年他们的任务时间缩短了,并且在训练的时候,也都会学习缅语,特别是吃饭、洗澡、药浴等时间,大家都不会放过这些零碎时间。


    寒冬腊月,外面在飘雪,许多年他们在仓库里一边泡着药水,一边在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缅语。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东南亚,而不是京城了。


    自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下雪之后,往后的日子,大雪天气也时常发生。


    十二月还没到呢,就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


    这可把小豆包和小团子两姐妹给高兴坏了。


    每天她们爸爸到家之后,就非要拉着出去玩雪。


    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等等,很多游戏都玩过了。


    由于许多年要学习缅语,因此陪伴小屁孩的时间,少了一些。


    猛虎中队的内卷一直都存在,这次因为缅语的任务,导致大家的内卷程度更甚。


    为毛?


    因为这次是大概率是两人的任务,这样人少的任务,危险性是比较低的,但功劳绝对不小。


    当然了,能不能混到三等功,就很难说了。


    毕竟危险系数低的任务,想要拿到三等功这样的功勋章,困难是非常大的。


    上次许多年拿到了二等功,都把冯建兵他们这群人给羡慕得嗷嗷叫。


    因为他们在猛虎中队那么久了,个人一等功是没有拿到过的,二等功也仅仅只有三人拿到过,算上许多年便是四人。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即便是猛虎中队,想要拿到个人一等功,几乎是难如登天。


    二等功的难度系数也是非常大,更多时候,他们拿到的都是集体二等功或者三等功这样子。


    至于个人三等功,虽然也有不少,但也不是人人都拿到手了。


    两人外出执行的任务,拿到个人功勋章的几率很大,但三等功的话,还是看运气和实力。


    内卷如此严重,许多年自然也不可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如此一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缩短了一些。


    也因此,只要到家了,许多年都会尽量陪伴孩子。


    小不点和白豆腐两个小屁孩,现在也已经六个月大了,马上就要进入戒奶的时间了。


    等戒奶之后,秦淮茹也不会那么辛苦了。


    由于之前两年,秦淮茹都是连着生孩子,所以许多年想让她休息一两年,往后再生吧。


    她自己是不知道的,每天都在算着大姨妈的时间,总是希望它别来了。


    因为她想要给许多年生更多的孩子,毕竟现在家里只有小不点一个男孩,这样可是不够的。


    所以,这天清晨,秦淮茹换好衣服之后,把许多年给拉到房间里。


    小声询问道:


    “孩子她爸,为什么我还是没有怀上?”


    许多年作为中医,肯定有不少避孕的手段,并且是神不知鬼不觉的那种。


    所以秦淮茹怀疑是他搞的鬼,这就很正常了。


    毕竟之前她可是生完小豆包她们之后两个月左右,就又怀上了龙凤胎。


    可是她今年五月份已经生完龙凤胎了,现在都十一月份,马上就是十二月了,肚子却没有丝毫的动静,大姨妈如期而至。


    她急了!


    不带这么玩的!


    女人就应该趁年轻的时候多生几个孩子,要不然等到时候老了,想生都生不了了。


    “小茹,别急,我来给你号号脉。”


    秦淮茹一把拍掉他的手,翻了个白眼,“少来,我还不知道你呀?天天摸我的手,我不知道你是在号脉吗?我只是懒得点破你。”


    “我跟你说,接下来一个礼拜你都别想碰我,给我好好养身体,下个礼拜你要教我做填空题,我需要大量的练习,听到没有?”


    许多年闻言,顿时知道躲不过去了。


    只好无奈点头答应。


    他这个媳妇可不是傻瓜蛋,这都好几个月了,没怀上,肯定是跟他有关系。


    现在秦淮茹也不纠结之前的事情,而是直接警告他,好好配合。


    毕竟开枝散叶这种事,肯定要男女双方都好好配合才行。


    这个时代的思想,还是大家族的那种思想,连秦淮茹这样的妇女,都比许多年还要有思想觉悟呢。


    转眼十二月份,如期而至。


    姚春喜已经在学习会计专科考试了,平日里都是秦淮茹教导。


    后者是下班到家之后,每天晚上指点姚春喜到夜晚八点半,后者才回九十五号院休息的。


    许百年则是迷上了电工知识,也确定了要考电工证,最近一直都在看书。


    只不过,他并不是在家里学习,而是去了成人夜校。


    这个时代,成人夜校是一种趋势和潮流,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能否鲤鱼跃龙门,真的不好说。


    进入十二月份之后,胡美凤、范招娣和堂大伯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去参加会计专科考试了。


    成绩也很快下来了,全军覆没。


    一时间,胡美凤她们都难以接受,为什么?


    考试成绩早已经张贴在恭王府,也就是师大女子学院门口的公告栏上面了。


    成绩最好的是堂大伯家的其中一个儿媳妇,拿到了五十七分。


    就仅仅只是差了三分,临门一脚罢了。


    可就是迈不过去,太可惜了。


    范招娣考得最差,只有十六分。


    她自己已经放弃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许十年不会安慰人,许卫东这个小家伙,倒是挺会安慰人的。


    要不然,范招娣肯定要郁闷死了。


    胡美凤也是考得一般般,四十三分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不过,胡美凤还是想要继续努力。


    没办法啊,有秦淮茹这个榜样在,胡美凤怎么可能不努力呢?


    她不止一次听秦淮茹说起在轧钢厂工作的日子,那是相当悠闲啊。


    想想其实也对,轧钢厂的工人数量早已经突破了一千人,加上需要经常外出核对数据的出纳会计,那么留守轧钢厂的会计就不多。


    即便如此,钱大姐、林秀芝、顾玲玲、钟丽珍和秦淮茹五人组成的财务科娘子军,应付起来也是足够了。


    甚至,有些时候,高效完成工作之后,不就可以玩耍摸鱼了嘛?


    最忙的时候,就是发工资了。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会相对紧张一些,毕竟发错钱了,可不是小事呢。


    如此一来,这样的会计工作,简直就是为她胡美凤这样的懒人,量身定做的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生活。


    对于胡美凤的觉悟,老许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的,许多年倒是不觉得意外。


    四十三分和十六分,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胡美凤只需要再努力一年,或许真的有可能迈过六十分的关卡,然后拿到人人都喜欢的工作。


    范招娣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许卫东和许卫兵两个小家伙了。


    “大嫂,你真是厉害,你这样大着肚子,都能考这么高的分数,你要是没怀孕,岂不是直接通过考试了?”


    姚春喜有点羡慕地夸赞道。


    大家都知道胡美凤是今年三月份怀上的,预产期就在这个月底或者元月初。


    换句话说,胡美凤如果不是怀孕,导致睡眠时间增多,分散了注意力。


    那么她还真的有可能通过考试呢。


    “哪有,这次的题目确实很难.”


    胡美凤高兴地笑着,谦虚说道。


    只是旁边的范招娣,脸色很黑,因为她的肚子空扁扁的,可她却只是考了十六分。


    奇耻大辱!


    其实,家里的四个儿媳妇,全都是农村出来的,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先说胡美凤,人家是老早就嫁给许大年了,建国那一年就生下了许晓倩。


    众所周知,在一九五八年之前,我们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家可以自由迁徙。


    但在建国之后,京城就已经开始了户口登记,并且管控是非常严格的。


    具体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回事,就不细说了。


    在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六日,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往后就是五三年了,街道办等已经彻底掌控了京城大大小小的人口,大家的户籍也基本上已经登记完毕。


    范招娣则是五三年之后才嫁给许十年的,五五年才生下许卫东。


    因此,这就是一道分水岭。


    虽然胡美凤和范招娣都是农村人,但前者却因为《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从此落户京城,成为了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后者却由于晚了一步,导致她只能是农村户口,无法落户京城。


    有些时候,运气真的就是实力的一部分,这还真的没办法怨天尤人。


    秦淮茹就不说了,她是凭借自己努力,加上许多年的开挂,这才一路逆袭,顺利落户京城。


    姚春喜现在还是姚家坝的农村户口呢,就看明年的会计专科考试,她能不能通过了。


    一次考试过后,谁在偷懒,谁没偷懒,一目了然。


    范招娣有些灰头土脸,往后几天,来北河胡同的次数都少了。


    反倒是胡美凤最近几天,虽说大着肚子,但也依然每天跟着姚春喜一起出门。


    直到这天早晨,从后院起床的姚春喜,穿好衣服之后,跟她男人许百年一起,来到了中院小二层这边。


    准备和胡美凤一起去北河胡同来着。


    却听到了屋里传来的痛苦叫声。


    姚春喜两夫妻急忙敲门,很快被小蔓打开了门。


    进去之后,才知道是胡美凤要生了,羊水已经破了。


    “小蔓你快点去找你五叔,小倩你去帮忙喊一下隔壁大杂院的接生婆,老三媳妇,麻烦你帮忙一下了,老三帮忙烧水!”


    许大年很急,但还算有担当,脑子也清醒,很快就安排好了事情。


    不多时,接生婆还没到,许多年、秦淮茹、老许和小梅都已经到了。


    周红梅并没有过来,因为她需要做早餐,同时还要照看两个孩子。


    小豆包和小团子被抱过来九十五号院了,毕竟周红梅看不住四个孩子。


    “老五你来了,快快快,来帮忙看看接下来怎么办?”


    老大见到许多年之后,顿时跟见到了救命恩人一样,拉着他就要进一楼的房间。


    本来胡美凤已经下楼洗漱了,没想到洗漱之后没多久,她就感觉不对劲了,所以这会儿就在一楼客房这边呢。


    本来是小倩自己的房间,现在可倒好,成了她妈妈的产房了。


    但现在肯定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还是生孩子重要。


    许多年进来房间之后,给他大嫂号了一下脉搏,正准备说些什么,接生婆到了。(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逆天邪神 大明星就是我 完美世界 第九特区 战神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