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三五小说网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76章 何必总想着那个皇位?

第176章 何必总想着那个皇位?

    不仅如此,那些去试探的人都被当场警告了一番。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意思是,只要胡大老爷觉得不对劲,随便怎么惩罚都是合理的。


    这话说得明明白白,谁还能硬抗?


    看着这些皇子如此听话,胡大老爷满意地点点头。


    ‘嗯,难得他们这么乖,那就讲点有趣的事吧。


    ’


    想到这儿,他在背后的画板上随手画出一幅大明疆域图。


    “这是大明的全图。


    ”


    “不过这只是一幅草图,很多地方并不精确。


    ”


    “但至少能让你们看到大明疆域的广阔。


    ”


    “此外,图中还有很多知识需要你们去学习了解。


    ”


    “今日咱们不谈那些四书五经,咱们聊点别的!”


    “首先,让你们明白你们的父亲当年多么厉害,才能开创如此广阔的江山。


    ”


    “其次,也让你们心里有数,将来分封到各地时,至少要知道大致位置。


    ”


    “另外,你们中有些人可能会成为藩王中的重臣,负责守护边疆。


    ”


    “若连这些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到时候可就尴尬了。


    ”


    胡大老爷话音刚落,皇子们都来了精神。


    今天的内容既不枯燥,又与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他们怎么可能不感兴趣?


    更何况,胡大老爷是谁?


    他凭借前世对明朝的了解,加上这辈子几十年的朝堂和地方经验,见解自然与众不同。


    只见他随意一指大明全图。


    “这里,是宁王的封地,朵颜三卫就在附近。


    ”


    “这是东北方向抵御外族的关键。


    ”


    “旁边则是燕王的封地,北元残余势力一直是燕王的隐患。


    ”


    “再往下……”


    大本堂内,随着胡大老爷细致的讲解,皇子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


    ------------


    “各位皇子,未来的藩王们,是不是觉得这事和你们关系不大?”


    胡大老爷突然冒出一句,让下面的皇子们浑身一颤。


    众人赶紧摇头否认。


    这种话怎么能直接说出来呢?


    哪怕心里真的这么想,也不能承认啊。


    不然的话,这事要是被父皇知道了,他皱一下眉,觉得你们嫌这藩王麻烦太多,说不定干脆就不封王了。


    那他们岂不是要哭死了?


    胡大老爷不管他们的反应,笑眯眯地说:“看你们的样子就知道,心里肯定有想法。


    ”


    “在你们看来,将来不过是去封地做个闲散王爷,这辈子也没什么别的盼头了。


    ”


    但胡大老爷并不是要害他们。


    他是真的来了兴致,想为大明添点小惊喜。


    这……也太实诚了吧。


    不管心里怎么想,这群人嘴上都不肯承认。


    “我跟你们说这些疆域划分和周边国家的事,是有目的的!”


    “皇位是大哥朱标和他的子孙的,跟你们没关系。


    不过,你们知道周边各国的情况吗?”


    “要是觉得自己本事无处施展,该怎么办?”


    “毕竟,总不能所有人都想过闲散的生活吧!”


    他们真的开始低头思考了。


    “皇位轮不到你们,也不需要你们管理地方或整编军队。


    ”


    说到这里,胡大老爷突然意味深长地一笑。


    这话一出,台下的皇子们不再装作若无其事了。


    “很简单,听我的课!”


    胡大老爷的话让几个皇子差点当场震惊到说不出话。


    “如果将来有机会,你们也许可以组织兵马粮草,攻下一国。


    ”


    “到了那时,这藩王是不是比那种无所作为的藩王更有意义了?”


    “到时候,既是为了大明开疆拓土,也是让你们获得一块真正的封地。


    ”


    “先看看你们父皇和我们一起是如何做到的,吸取其中的经验。


    ”


    “看来这辈子也只能混吃等死了。


    ”


    这事……好像有点可信!


    看着皇子们终于开始认真思考,不再像以前那样装腔作势,胡大老爷得意地笑了。


    对呀!


    就应该这样!


    何必总想着那个皇位?


    惦记皇位只会祸害百姓,跟废物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不如去开疆拓土。


    反正父皇给你们的俸禄和封地收入已经不少了。


    到时候带上那些**你们野心的人一起去外面闯荡,岂不是很好?


    不得不说,胡大老爷一番话后,虽然教室里的人还是这些人,师生关系也没变。


    但整个课堂的气氛明显不同了。


    “关于周边国家,你们确实应该关注一下。


    ”


    “就像沐王府守护的边境下面,你们觉得是荒地吗?”


    “哈哈,如果你们这么认为,那就错了。


    ”


    “那里稻谷一年三熟,土地肥沃得随便撒点种子就能丰收。


    ”


    “这样的沃土,你们父皇只是没时间,否则肯定会亲自派人拿下。


    ”


    “如今看看疆域图就知道,你们父皇一路走来,确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


    胡大老爷一边夸耀朱元璋的成就,一边暗中挑拨。


    他说起阿三那边的富饶,皇子们怎能不动心?


    华夏民族对土地和粮食的热爱深深扎根于基因之中,无论身份地位如何,这种渴望都无法改变。


    胡大老爷此刻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述,完全没有察觉窗外悄然站立的一个人。


    朱元璋刚走到这里。


    由于内阁的设立,朱元璋的工作量大幅减少,现在不仅能够安心睡觉,还能在宫中打麻将或散步。


    今天得知胡大老爷前来讲解大明疆域时,他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看看。


    这一临时决定让他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胡大老爷结合大明疆域图,详细讲述朱元璋当年开疆拓土的故事,朱元璋忍不住笑意。


    胡惟庸记忆力惊人,将往事一一铭记。


    他拿起大明堪舆全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讲解,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尤其是看到如今大明疆域之广,仅次于元朝,朱元璋心中满是得意。


    到了他这样的位置,不可能不在意名声。


    不过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病态地追求虚名,反而经常批评阿谀奉承之人。


    但听到胡大老爷这样的人述说自己的功绩,朱元璋怎能不高兴?胡惟庸不仅是亲历者,还是正经的文臣,他说的话将来很可能载入史册。


    朱元璋怎么会不想留个好名声呢?


    胡大老爷说完国内事务后,话锋一转,开始提及周边国家。


    这让朱元璋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他早已将某些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可胡大老爷却好像把这些地方都当成了潜在的进攻目标,这究竟是何意?


    朱元璋虽未表露太多情绪,但他对胡惟庸的信任是深厚的。


    这种信任源于胡惟庸一贯的表现及近期的种种行动。


    胡惟庸以悠闲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一个懒散的形象,反而让人觉得可靠。


    朱元璋并非轻易受骗之人,他知道胡惟庸这是故意低调,以求避嫌。


    “北方土地贫瘠,不适合农耕,水源匮乏,对我们来说是苦寒之地。


    ”朱元璋继续说道,“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由来已久,这种敌对关系已持续千年。


    ”


    更别说胡大老爷还有儿女亲家的关系作为屏障。


    “自五胡乱华以来,千百年来,中原王朝只要稍微军力或国力减弱,游牧民族就会乘虚而入。


    ”


    “为何非要与我们中原王朝作对?”


    因此,当胡大老爷完全不知情朱元璋就在外面听时,就开始谈论周边国家。


    朱元璋忍住了。


    胡大老爷说得极其严肃,没有丝毫玩笑嬉闹的样子,而是神情凝重地说道。


    结果,他确实听到了一些新信息。


    “正因那里是苦寒之地,所以我才提醒你们要注意这一边。


    ”


    “一次次被打得头破血流,却依然不改初衷,为什么?”


    胡大老爷认真地在地图上做了两个标记。


    “这两个民族可以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


    “鞑靼、瓦剌,这两个游牧民族势力正在此处悄然壮大。


    ”


    “为何我要特别提到他们两个?”


    他感到好奇,在胡大老爷这样的人眼里,看到的东西是否有所不同。


    这种人,对朱元璋来说再友好不过。


    “难道游牧民族真的全都笨得不行?”


    不仅一众皇子感兴趣,就连朱元璋也来了兴趣。


    从五胡乱华到元末乱世,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几乎从未停止。


    这类事,读书人都知道。


    但从没有人深入分析过,为何这些异族始终紧抓中原王朝不放?


    所以,胡大老爷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来了兴趣。


    “有些话在外不便说,但在你们这些皇子面前,说一说也无妨。


    ”


    “国与国之间,表面上讲求礼仪往来,但实际上,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


    “如果消灭一个小国对我国大明有益,为何不去做?”


    “不过是权衡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想清楚了就该行动。


    ”


    “实际上,游牧民族就是这样看待我们中原王朝的。


    ”


    说到这里,胡大人轻蔑一笑。


    “哈哈,我中原强盛时,即便他们再眼红,也只能乖乖称臣。


    ”


    “可要是中原衰弱呢?”


    “要知道,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不过是因为生活艰难罢了。


    ”


    “干旱、寒潮、霜冻等天灾一到,他们的生活就难以为继。


    ”


    “他们不会耕种,只会放牧牛羊!”


    “天灾来了,牲畜死亡,他们怎么办?”


    “只能选择冒险南下劫掠!”


    “不管是抢粮食、人口,还是财物、装备,他们都要。


    ”


    “对他们而言,没有国仇家恨,也没有规矩约束,只求生存。


    ”


    “当然,当他们强大后,也会觊觎中原。


    ”


    说到这里,胡大人脸上露出讽刺之色。


    “毕竟,像宋朝那样宁愿年年送岁币也不愿正面抗衡的名声,早已传遍草原。


    ”


    “中原内地比北方草原富饶得多!”


    “人口众多,气候适宜,粮食充足,百姓富裕。


    ”


    “相比北方苦寒之地,这不是好得多吗?”


    “他们怎么会放弃中原?”


    胡大人说完,皇子们虽听明白了,但总觉得与以往所知有所不同。


    落在朱元璋耳中,简直是振聋发聩。


    此言直击要害,一针见血。


    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


    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


    强者欺凌弱者,弱者唯有屈服。


    所谓的关系和渊源,不过是虚妄。


    胡大老爷对游牧民族因生存压力而频繁侵扰中原的观点极为赞同。


    这些话让他豁然开朗,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困惑。


    从前只知防范这些野心勃勃之人,


    理由也不过是读书人口中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却不知为何异族如此执着于中原王朝?


    为何前仆后继地*扰中原?


    如今,胡大老爷从根源上剖析得明明白白。


    归根结底,与种族无关,无非是利益驱动。


    他强大,就会来掠夺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伏天氏 第九特区 女团C位她成了影后 黑科技制霸手册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