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脑海中有间小卖铺》 第001章 饥饿 李学文感到肚子一阵抽痛。 随即便挣扎起了身子,发现自己睡在炕上。 一段记忆碎片涌现在他的脑中。 这是穿越了? 李学文知道自己来到了六十年代,这个年代缺衣少食,物资紧缺,更糟糕的是还碰上三年干旱。 现在是特大干旱的第二年,各地已经出现缺粮的现象了。 李学文一家人口众多,劳动力也多,但是生养的孩子更多! 碰上这个时期,家中主要劳力都吃不饱饭,更何况像李学文这样的半大小子。 “没想到竟然一朝来到这个年代,肚子痛八成是因为饿了。” 李学文摸着肚子想道。 “二哥,你怎么醒了?” 一道小小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是原身的妹妹李学兰,家里排行老四。 她今年5岁多了,但是看身形却和三岁多的孩童差不多。 一双眼睛很大,但是身体太瘦弱了,大眼睛就显得突兀,头发也枯黄,不算好看。 平日里她与李学文的关系最为要好,就是李学文的小小跟屁虫。 “二哥,你是不是饿了,明天你不要再把口粮给我了。小兰吃少一点没事的。” 李学兰虽然年纪小,却懂事得很早。 李学文有些心疼的揉了揉小妹的头发,这时候真是艰难! “明天哥给你弄好吃的,肯定让你吃饱,快睡吧。” 此时外面天还是很黑。 李学兰没把李学文的话当真,她是小但是不傻,只当二哥是在哄她。 靠在李学文怀里,小妹很快又重新入睡了。 李学文却无心睡眠,借着月光他打量起这一世的家庭。 大概三十平的土房,挤着父母、大哥、三弟、小妹和他六个人。 差不多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只有寥寥几样家具。 都是村里木匠打的,拢共没几条腿。 一圈扫视下来,李学文的心中只有一个字: 苦! 好在他还可以改变这一切! 自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他的脑海中有一间小卖铺。 这家小卖铺还是他前世开的,没想到也跟着他一起穿过来了。 穿越的原因,李学文也想不明白。 既来之则安之,李学文也不多想怎么回去原来的时空,那里生活节奏太快。 他三十五岁便失了业,心灰意冷之下回乡开了间小卖铺。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前世是个孤儿,没有体会过亲情。 这一世虽然缺衣少食,但是却有一个完整的家。 根据原先的记忆,李父和李母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吃不饱饭,那是以前,现在有了脑海中的小卖铺这个金手指,李学文能保证家人起码不会饿肚子。 意识进入脑海中的小卖铺。 进去后李学文傻眼了,只见货柜上的货品只剩下寥寥几样。 “我那么多货呢?” 他赶紧查看剩下几样:面粉、玉米面、鸡蛋、鲫鱼。 都是些前世平常的吃食,但是放在这个年岁却显得弥足珍贵。 长期饥饿的胃疯狂分泌胃酸,这让李学文狂吞口水。 “娘嘞,以前咋没有觉得这么想吃这些东西呢!” 再一看这些商品下标的价格却让他有些傻眼。 玉米面:3金币/kg 面粉:4金币/kg 鸡蛋:8金币/kg 金币是什么鬼东西?这让李学文摸不着头脑。 李学文突然发现整个小卖铺是一直通电的,而柜台处还有一台电脑! 电脑? 神器啊!李学文赶紧打开电脑,如果还能联网的话就真无敌了。 但是很快他的希望就落空了,电脑打开后只有一个界面。 上面只有【进货】【余额】两个选项。 目前【进货】一项是灰色的。只能查看余额。 【余额(金币):1】 1金币够干什么?啥都买不了,这让李学文欲哭无泪。 突然他的余光瞥到铺子里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只见上面赫然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一折秒杀区! 峰回路转,李学文内心一喜。 来到秒杀区,上面只有两样商品。 烟薯10公斤,0.3金币一公斤, 鸡蛋10公斤,0.8金币一公斤。 这还等什么,李学文直接买买买。 买了一斤鸡蛋0.4金币,四斤烟薯0.6金币,将1金币直接花光。 至于搞金币的事情,等肚子填饱了再说! 咯咯咯~! 几声鸡鸣,东方渐白。 李学文的意识沉浸在脑海中的小卖铺上,都没注意到时间过得很快。 “好饿,先把五脏庙的问题解决了先。” 想着,李学文就起身准备出门。 小卖铺的东西不能直接拿出来,得想个由头才行。 即使他的动作很轻,但还是让家里人发现了。 其实换在以前,这个时候的庄稼人早该醒了,但是现在地里干旱得很,水源必须集中在几块沃田才行。 所以大家都空闲了下来。 村里许多人都选择在家里躺着,动少一点就不会饿的太快。 “文子,你这么早去干嘛?” 父亲李唯民躺在床上,语气虚弱地问了一句。 “爹,我到附近看看能不能挖些野菜。” “现在挖野菜要到十里外才有了,村子附近的野草都让挖光了。” 母亲王梅提醒道。 “我去碰碰运气。”李学文也不好过多解释。 “那你可要小心些。” 小妹李学兰也醒了,见李学文要走,她也连忙起身跟上。 平时不管什么时候,她就爱跟在李学文后面。 “二哥,等等我。” 背上一个用来装猪草的竹筐,李学文便带着小妹出了门。 跟着就跟着吧,小妹还是很听他话的。 天色蒙蒙亮,村子里还有一层淡薄的白雾遮笼。 李学文选了个方向就迈步而走。 “二哥,我们今天去哪里挖野菜啊?” 小妹紧紧跟着李学文。 “咱们今天不挖野菜,我带你去吃烤红薯。” “不要!” “我不要吃烤红薯!” “二哥,二哥,你也不要去好不好!” 怎知李学文烤红薯三个字才出口,竟让小妹反应如此激烈。 李学兰死死拽着他的衣摆。 “小兰,这是怎么了?烤红薯多好吃啊。 烤红薯老香了,哥不骗你。” 小妹疯狂摇头,眼泪决堤而下。 “小花死了~” “前段时间,小花吃红薯吃死了~!” 李学兰一边流着泪,一边惶恐的拽着李学文。 她亲爱的二哥要去吃红薯,要死了。 第002章 第一顿饱饭 “二哥!我不要吃烤红薯,你也别去吃了好不好!” 小妹哀求李学文。 前段时间,她的一个玩伴因为吃了几个红薯,最后死掉了。 让李学兰小小的心灵对红薯有了阴影。 李学兰害怕二哥也和那个玩伴一样,两只小胳膊用力的拽着李学文。 小花?吃红薯死了? 一段记忆浮现,李学文想起村子里前段时间确实有个孩子因为吃红薯撑死了。 小妹还小,不知道其中的细节。 李学文却是了解,那孩子根本不是吃红薯死的。 而是吃土! 红薯皮裹着的泥土,这塞进肚子里有几个人可以活? 为什么吃土?还不是因为没饭吃,饿的! 李学文抬手揉了揉她枯黄的头发: “没事,咱今天吃鸡蛋,我昨天捡到不少,我们现在过去取吧。” 鸡蛋! 鸡蛋的诱惑瞬间抚平了小妹的惊恐,她又活泼了起来。 小妹舔了舔嘴唇,急切道: “二哥,咱们快点去吧,别晚了让其他人捡走了。” 二人紧赶慢赶来到一处无人地方,其实也不用担心有人来。 大家伙儿都在家里躺着呢,就连村里最调皮捣蛋的几个顽童这会儿都老实了。 “小妹,你在这里等我不要走远,我取了东西就回来。” 李学兰乖巧的等在原地。 没一会儿,李学文便回到她的身边。 背上的竹筐沉甸甸的,上面还有几片叶子遮盖住。 “走,小妹,咱们找个地方生火。” 李学兰双眼放光,二哥真是太厉害了! 竹筐里好像东西不少。 在河边找了个位置,李学文将几块石头垒起来当作土窑。 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抱着一把干柴走过来。 “二哥,给。” 李学文将干柴接过,从怀里掏出在家中顺来的洋火。 擦~! 一串火苗燃起,将土窑中的木柴点燃。 看着渐渐大起来的火光,小妹歪着小脑瓜好奇道。 “二哥,这是在做什么呀?” “咱们今天吃烤烟薯,可香了。” 只见二哥李学文从竹筐中取出两个大红薯。 “二哥!不能吃!” 小妹登时急了。 “咱不吃,这就是用来当柴火的。” 李学文嘴角勾起一抹笑。 小样,一会儿烤熟了不信你还怕。 看到二哥将红薯放入火堆里,李学兰才放下心来。 接着李学文拿出一块在河边捡到的石板搭在土窑上,准备做个石板煎蛋。 冲洗干净的石板逐渐发烫,上面的水分被蒸干。 啪—— 李学文拿起鸡蛋就着石板边缘一磕,黄澄澄的蛋黄随着蛋液流在石板上。 滋滋—— 刚一接触石板,鸡蛋便发出响声,一股蛋香味飘了出来。 “二哥!好香啊!” 一旁的小妹看得口水直流。 香吗? 没有油怎么会香呢,只是小妹没吃过罢了。 家里的鸡蛋一向都是用来换东西的,他们一家人平时基本不吃,过年的时候倒是能分到一个。 “别着急,快好了。” 小妹靠在李学文身边,静静地等着。 鸡蛋很快就熟了,李学文将石板拿开,剩余的柴火取出。 接着用土窑里的炭火继续炙烤烟薯。 “咱们吃鸡蛋吧。” 李学文将鸡蛋放在洗干净的叶子上,随后递给小妹。 小妹双眼亮晶晶的看着面前的煎鸡蛋。 “二哥,这一个都是给我的吗?” 小妹的话让李学文一愣。 “当然啦,以后咱想吃几个吃几个,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二哥最好啦!” 小妹开始小口小口的吃着,一边吃一边发出满足的哼哼。 李学文将另一个煎蛋拿起,一口吃掉。 嗯,味道很浓郁,毕竟是脑海中小卖铺里的东西。 但是没油没盐的,味道始终是差一点。 下次还是白煮好了。 没过多久,李学文将窑里的灰扒掉。 “二哥,你扒灰做什么?” 李学文却不言语,而是将两个烤烟薯的灰扒掉。 一阵霸道的香味传出。 小妹口水哗哗直流。 “二哥,这用来烧柴的咋这么香?” 李学文剥开其中一个的皮,递到小妹面前。 “吃吧,可好吃了。” 小妹艰难的摇了摇头,但是眼睛却黏在金黄的烟薯肉上。 这应该很好吃吧? 小妹最终还是没忍住诱惑,张嘴咬了一小口。 随后便瞪大了双眼! 这也太好吃啦! 香香的,软软的。 “拿着吃,别吃太快,小心烫着。” 小妹连忙接过,心中对于红薯的害怕早被美味给消除了。 李学文看着小妹馋猫一样的表情不由好笑。 但是他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 迫不及待的将将另一个的灰拍掉,随后拨开了烟薯外面烤焦的皮。 金黄的烟薯肉漏了出来,散发出阵阵甜香。 接下来便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干饭。 兄妹俩看着彼此的吃相不由齐齐笑了。 幸福的摸了摸肚皮,李学文发誓以后要吃的不比今天差才行。 记忆里饥饿的感觉他不想再体验一次。 小妹躺了一会儿后就站了起来,开始清理地上的狼藉。 李学文不由欣慰点头,真好,有个这么懂事的妹妹。 但是他也没闲着,加入进去。 ”小妹,你别累着自己,让我来。“ 李学兰却坚定的摇头: ”二哥,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你一个人做,你找到好吃的肯定花了不少力气。“ ”哥,还有两个烤红薯要带回家吗?“ 清理完后,李学兰指了指一旁用干净树叶包着的烤烟薯,这是刚才吃的时候烤的。 李学文点点头,他将这两个烟薯烤了自然是故意的。 如果是生的拿回家,那么这两个烟薯可能会被分成好几顿饭,李学文现在有能力改善家里的条件,他可不想家里人还像以前一样过得这么拮据。 ”嗯,你将这两个烤红薯带回去给爹娘先,我今天还要继续找找。“ 他还要研究金币的来源是什么,没有金币,小卖铺东西再多再好都和他没有关系。 李学兰将竹筐背起,两个烤烟薯用猪草掩盖起来。 ”二哥,你一定要小心,还有不要进山,爹爹说山里很危险。“ 小妹临走时嘱咐李学文一句。 李学文和她一番保证,才让小姑娘放下心来,随后高兴的背着竹筐回家。 第003章 烤红薯引发的震惊 李学文家里,此时李母正忙着准备午饭。 王梅看着柜子里不多的红薯干和野菜发愁,这些东西只够他们一家几天的口粮了。 见王梅站在柜子前迟迟没有动作,李父李唯民问道: “他娘,怎么了?” “要断粮了,当家的,这咋办呐?” 李唯民沉默了。 “爹,娘为什么不去集体食堂吃了?” 三弟李学远年纪尚小,他只知道之前在集体食堂吃有肉有大米,可香了。 只是大锅饭好久没开了,六岁大的李学远想不明白。 听到集体食堂几个字,李唯民和王梅不由心中一叹。 当初,集体食堂刚开办的时候,大家伙儿都以为日子要变好了。 白米饭吃到饱,肥猪肉吃到腻。 可谁知道这样的光景只是昙花一现,很快村里的粮食就吃没了。 加上大干旱,大锅饭彻底做不起来了。 集体食堂也因此名存实亡,村民们又回到自家吃饭。 “远儿啊,以后估计都吃不上集体食堂了吧。” 李唯民揉了揉李学文的脑袋,却也没有过多解释。 “爹,那我们吃饭怎么办?” “进山!” 李唯民沉声道。 “进山!进山!你身上的伤怎么来的? 这才好一点又要进山?” 王梅连忙阻止,见丈夫脸色郁郁,不由语气放缓。 “当家的,现在山里多危险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那么多人进山,最后结果怎么样?柱子两条腿都没有了!还有有山叔,老本叔你都忘了?” 李唯民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是没了,这个家就垮了。 咕嘟—— 李唯民战术喝水,他说不过家里这个婆娘。 现在山林外围已经被村民们搜刮得差不多了,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往深里走,但是越深入危险就越大。 一个多月前村长李有山组织了村里所有的打猎好手和一批最强壮的村民进山打猎。 结果铩羽而归,收获寥寥无几,反而有许多村民因此受伤。 最严重的是李大柱,两条腿都没了! “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我不信老天爷不让人活下去。” 王梅继续劝道。 李唯民沉默不语,他的想法不会轻易改变。 不进山只能饿死,进了山未必会死,还有可能获得让一家人活下去的食物。 当下为了稳住妻子,只是讷讷的点头。 王梅这才心满意足的做起午饭。 将番薯干和野菜放入陶锅中,就准备加水煮一块。 踏踏——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王梅抬眼看去,原来是小女儿背着竹筐跑着回来。 李学兰飞速跑进家门。 ”娘,快!快把门关上!“ 李学兰将竹筐取下,催促道。 ”关门做什么?娘还要去做饭呢,别闹。“ 王梅以为小女儿只是想调皮一下,没在意。 这让李学兰急了,她连忙跑到门边,探出个小脑袋观察了一下,随后将门关上。 ”你二哥呢?你俩不是一块出去的吗?“ 李唯民发现二儿子没有跟着小女儿一起回来。 李学兰没有回答,而是从竹筐中摸索着什么。 随后,她小心翼翼的将一团用干净树叶包着的东西捧起来。 李学远和王梅靠的近,闻到一股焦香味。 “什么东西,好香啊!” “小兰,叶子里面包的是什么?” 李学兰将东西放在木桌上,随后将其摊开。 随着叶子摊开,一阵阵香味飘散出来。 让屋内几人疯狂分泌唾液。 “这是二哥烤的红薯,爹娘,你们快点趁热吃吧。” 李学兰献宝似的仰着小脑袋。 李学远眼睛瞪大的盯着木桌上的烤红薯,哈喇子流了一地浑然不觉。 王梅快步走到红薯边上。 拿起一个放到鼻子边嗅嗅。 “这红薯个头真大,闻着真香。” “这品相不是普通的红薯啊,小妹,文子是在哪里找来的?” “二哥说他在去县城的路上捡的,不知道是什么人掉的。” 这是李学文想好的说辞,他当时就是这么和小妹说的。 李唯民当下便信了,毕竟这种品相的红薯很难见着,现在村里可见不着这么大的红薯。 估计是城里的特供品,因为运输员的疏忽大意,让自家二儿子捡了漏。 “爹,娘,三哥你们快吃吧。” 李学兰再一次催促道。 李唯民将面前的红薯分成六份。 “咱们一块吃吧。” 李学兰使劲摇了摇头。 “我和二哥吃过了,爹娘你们分了吧。” 李学兰虽然也很想再吃,但是她已经吃过一整个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吃了。 “娘,这也太甜太香了!比肉还好吃!” 李学远早就忍不住了,分到红薯的第一时间就吃了起来。 第一口就让他瞪大双眼,不断发出哼哼。 这是他从未吃过的美味。 这么夸张? 这烤红薯怎么可能比肉还好吃呢? 李唯民和王梅以为李学远只是太饿了,才会有此感慨。 二人吃下第一口后齐齐瞪大双眼。 竟然真的比肉还好吃! 一阵焦香味,配合着薯芯的香甜软糯,让几人一下子吃美了。 三弟李学远没几口就吃完了,最后更是将外面那层烤焦的番薯皮也吃了。 “这烤红薯比过年喝的红糖水还要甜。” 要是能天天吃到就好了,三弟这般想到。 王梅看得心疼,掰下一块递给李学远。 李学远虽然口水直流,但是并没有接过。 他比小妹还要大一岁,也懂得父母的辛苦,知道饥饿的感受。 他摇了摇头“娘,我吃饱了,你快吃啊。” “娘不饿,你多吃一点。” 李学远却很是坚定。 “那留给你大哥吧,他现在每天要去修水渠估计都吃不饱饭。” 公社为了应对这次旱灾,组织公社中的所有生产队进行水渠大会战。 虽然参加大会战的社员每人都有饭吃,但是现在哪里都困难。 王梅想也知道大高个的大儿子李学武吃不饱饭。 屋内几人回味着烤红薯带来的享受。 烤红薯这好东西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 但这种捡东西的好事怎么可能天天有,甚至这辈子只能吃一回。 众人失神之际,一道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爹,娘,我回来了!” “看我给你们带回来了什么!” 第004章 鸡蛋换黄精 李学文留下八个鸡蛋准备到公社撞撞运气。 希望这一趟能够找到获得金币的方法。 李学文其实对于金币来源隐隐有所猜测。 金币作为等价物,肯定是需要他卖一些东西给小卖铺才能获得,但是小卖铺需要什么他就麻瓜了。 需要都试一试。 李学文走在前往公社的泥路上,一路上,他这个草抓一抓,那个石头摸一摸。 但是脑海中的小卖铺都没什么反应。 因为干旱,土路全是沙尘,而从李家村到公社的路有十几公里。 “这一趟可不好走啊!” “文子,你一个人背着竹筐瞎跑什么,这可是去公社的方向。” 一道洪亮的声音喊住李学文。 李学文回头,发现是村里的桂花婶。 “桂花婶,我就是要去公社。” “怎么你家让你一个人去?” 李学文一个十三岁的半大小子,按理来说还用不到他去公社办事。 “我爹不是受伤了吗,我娘又要照顾他,大哥要修水渠,就让我来了。” 李家村就那么大点地方,哪家发生什么事情,没几天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 对于李学文家里的情况,桂花婶也是了解的。 “那正好啊,婶子也要去公社。咱俩一起也有个伴唠唠。” 桂花婶说这话虽然是笑着,李学文还是发现她眉间化不去的忧愁。 一段记忆浮现,李学文就明白过来了。 桂花是李大柱的老婆,前段时间李大柱进山落得双腿残疾,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这名妇女身上。 李学文观察到她背着竹筐,猜测对方是想到公社置换些营养品给柱子叔补身子。 “文子,你去公社做什么?” 桂花婶很快收拾起心情,和李学文聊了起来。 “这不家里老母鸡下蛋了嘛,拿到公社换些口粮。” 鸡蛋! 桂花眼睛一亮,这算得上顶好的营养品了。 “文子你那有多少鸡蛋?婶子拿些干黄精和你换行不?” 她这些黄精都是丈夫腿好的时候到山里挖的,都是上了年份的。 咚—— 桂花将背上的竹筐放在地上,露出里面晒成干货的黄精。 “婶子也不占你的便宜,这些黄精都是顶好的,在供销社能卖不少钱。” 换什么李学文自然是无所谓,他只是想找到赚金币的方法。 拿起一个晒干的黄精。 李学文感觉到小卖铺中的电脑屏幕出现了变化。 【晒干的野生黄精】 售价:30金币/斤 备注:晒制手法太差,破坏了药性。 李学文心中一喜,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竹筐里看样子差不多有个一斤多的样子,能卖40个左右的金币了。 “婶子,我这里只剩下八个鸡蛋了,我也不懂能还多少,你给看着换吧。” “要不了这么多,现在的鸡蛋可比我这些干货值钱多了。” 随后桂花婶拿起一枚鸡蛋仔细端详,随即露出惊喜。 “嚯!你这鸡蛋个儿还挺大呢,文子,你的蛋真不赖。”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李学文嘴角抽搐。 桂花婶捡起五个鸡蛋,然后将所有的干黄精都放进他的竹筐里。 这一幕让李学文有些懵,鸡蛋这么值钱了么? 这可是野生黄精啊! 即使因为晒制手法损失了药性,也不至于吧。 李学文的思维惯性还停留在前世,没有想到现在的粮食价格都涨疯了。 桂花婶却一副得了大便宜的样子。 “文子,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家大柱算是沾了你的光,能吃到这么好的鸡蛋。” “婶子,你没算错数吧,这干黄精可不少。” “文子,你是不当家,现在鸡蛋都什么价了,我这拿了五个都算是占了你的便宜了。” 这黄精不当吃不当喝的,李学文想要换成口粮还得走十几公里,对此桂花婶还有些歉疚。 李学文将剩下的三个鸡蛋也塞给桂花婶。 桂花婶不知道黄精对于他的价值,但是他不能啊,这一斤多黄精换的鸡蛋能买多少鸡蛋了。 “婶子,这三个你也拿走吧,回头给柱子叔好好补补。” 桂花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诶,文子,大柱以前就老跟我说你小子不孬,我替我们当家的谢谢你。” 李学文连连摆手,这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桂花婶,快回去吧。” 桂花婶最后还想帮李学文将黄精背到公社换成口粮,在李学文一番推辞下才作罢。 看着远去的桂花婶,李学文松了一口气。 这要是真给对方拿去换粮食了,他上哪里哭去啊。 摇了摇头,他兴奋的搓了搓手,然后按在黄精上面。 咻—— 竹筐中的黄精消失。 电脑屏幕的余额发生改变: 0→40 “奈斯!” 李学文高兴挥舞了一下拳头。 桂花婶你可真是我的贵人啊! 有了这40金币他能做很多事情了,远的不说,起码家里人这段时间内不用饿肚子了。 再就是他可以从小卖铺买食物到公社换药材,再将药材卖金币,达成循环。 这一进一出间的差价可是相当可观的。 看桂花婶一副赚了的样子,估计现在一斤鸡蛋能换那种品相的黄精三斤左右。 而一斤鸡蛋在不打折的情况下是4个金币,三斤干黄精90金币。 纯利润86个金币! 李学文呼吸一窒,这太恐怖了。 当然,能有这种惊人的利润纯粹是现在缺粮,等以后粮食逐渐跟上,就没有这样的利润了。 李学文要趁着这段时间多换些药材,积攒金币。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现在嘛,李学文直奔一折秒杀区,将剩下的鸡蛋和烟薯都买了。 烟薯剩下8公斤,花费2.4金币, 鸡蛋剩下9.5公斤,花费7.6金币。 一共用掉10金币,剩下30金币。 李学文等明天特价商品刷新再继续买,毕竟赚点金币不容易,该花花该省省。 没急着将东西拿出来,李学文背着空竹筐就回了家。 不多时,一间木篱笆围起的低矮的土房就出现在李学文的眼前,这正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家了。 他们一家位于李家村的东边,离他们最近的是李大柱一家。 靠近家门时,李学文意念一动。 瞬间背上的竹筐一沉,16斤的烟薯和10斤的鸡蛋从小卖铺中转移到竹筐里。 李学文看着紧闭的木门,不由疑惑。 平时家里没事都不关门的,怎么现在大门紧闭。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关于他的讨论在家中进行着。 第005章 黑市? 时间稍往前。 “大哥,你回来了!” 李学远眼尖,一下子就看到门口站着的高大身影。 李学武满头大汗的走进家门,来到水缸边抄起水瓢就开始往嘴里灌水。 咕嘟—— 咕嘟—— “啊!畅快!” 李学武一抹嘴边的水渍,随后大剌剌的坐在木桌旁。 “学武,公社发的饭能吃饱吗?” 王梅关切的问道。 李学武现在18岁,却有一米八几的大高个,饭量很大。 王梅最担心的就是他能不能吃饱。 “娘,公社的伙食可好了,我都吃得饱饱的。” “哦!对了,我还带回了两张饼呢。” 说着,李学武从怀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两张烧饼。 将烧饼放在桌上。 “这是给你们带的,快吃吧。” 李学武脸上露出憨笑。 “好啊,好啊,公社对我们真不错。” 王梅感慨道。 “公社真的这么富裕?烧饼够你吃饱,还能让带两张回家?” 李唯民却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很大可能这两张饼就是他儿子今天的口粮了。 这憨子竟然全给带回家。 “是,真是这样。” 李学武有些不敢看自家老爹的眼睛,他从小就不会撒谎。 李唯民一看大儿子这副模样,就知道答案了。 随即就是一叹。 都怪他没本事,上次进山空手而回,还受了重伤。 现在竟然要靠儿子委屈自己给家里带饭。 “儿啊,修水渠那干的都是重活!你不吃饭怎么行?” 王梅也发现了不对,连忙劝道。 “娘,我真吃饱了。” 李学武有些底气不足。 突然他鼻子抽动,闻到一股焦香味。 顿时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李学武瞬间脸都涨红了,暗恨肚子不争气,竟然这个时候跳出来和他作对。 “这是你二弟烤的红薯。” 李唯民将剩下的烤红薯连同两张烧饼都递到李学武面前。 “我们都吃过了,你不用担心家里。” 李学武看着递过来的烤红薯不由狠狠吞了下口水。 娘嘞,这也太香了吧! 烤红薯他以前吃过不少,但哪有眼前的香。 而且这红薯肉质地金黄,看起来无比诱人。 李学武食指大动,拿起烤红薯就往嘴里送。 香! 真特娘香! 这是什么人间美味! 三两口之间就把烤红薯吃完了,最后更是将烤焦的红薯皮囫囵吞下。 也没有人笑话他,刚才大家的吃相不比他好。 李学武的食欲彻底被烤红薯勾了起来。 拿起旁边的烧饼就是一大口。 呃~ 李学武突然觉得往日难得的烧饼有些噎得慌。 太干,太涩,还咯牙。 “爹,这烤红薯文子他怎么弄来的,这也太好吃了。” 李唯民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说起来,是学文他运气太好了,竟然让他在路边捡到送到城里的红薯。” 捡的? 这是什么运气? 李学武皱了下眉,他想起今日修水渠无意间听到公社书记和各生产队队长的话。 现在不光是村里缺粮,城里更缺,那些有定量的人都领不到定量了。 哪还有粮食往城里送? 坏了! 李学武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不由心中大急。 二弟这是去黑市了? 现在要说谁有粮,那就是黑市的人。 “爹,文子可能参与黑市活动了。” 李学武沉声道,他不能看着二弟越陷越深,这黑市的买卖被抓到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什么! 李学武的话让李唯民和王梅心中大震。 而小妹和三弟年纪小,还不懂什么是黑市。 “黑市活动?是烤红薯吗?应该很好吃吧。” “小弟,不要插嘴,这件事很严重。” “小妹,快把门关上。” 李学武将自己听到的话以及分析一一说给李父和李母听,二人越听,心情越沉重。 ...... 李学文背着一竹筐的秒杀商品,敲了敲紧闭的木门。 吱呀—— 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正是小妹李学兰。 “二哥!” 小妹眼里噙着泪花,一下子扑到李学文的怀中。 这是咋了?才分别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记挂成这样。 李学文宠溺的揉了揉小妹的头发。 “好了,咱们先进去吧。” “爹,娘,我回来了。” 小妹飞快的抹着眼泪,随后很有眼力见的把门关上。 一进门,李学文发现全家人都在,就连修水渠的大哥也回来了。 只是大家的样子有些奇怪。 李学文将竹筐卸下,竹筐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学文观察到几人的表情随着声响更加奇怪了。 “文子,这竹筐里装的是野菜吗?还挺沉的。” 大哥李学武率先发话了。 他心中希望装的只是一筐普通的野菜,这就能说明红薯是捡的,只是运气好,没有参加黑市活动。 “现在野菜也不好挖了,咱们村子周围的野菜都快要挖光了。 文子能挖这么老多,也很厉害了。” 王梅跟着说道。 李学文摇了摇头。 “现在野菜也不好挖了,村子附近的差不多都被挖空了。” 随后李学文直接把盖在竹筐上的草拨开,露出满满当当的烟薯25号。 嘶~! 三十几平的房间里安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小妹第一个哭了出来。 母亲背过了身,肩膀抽动。 而大哥和父亲更是眉头直皱,形成一个大大的“川”字。 这一幕让李学文摸不着头脑。 太高兴了? 但是大哥和父亲的表情告诉他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这都是怎么了?” 啪—— 李唯民一排木桌,在不大的房间中发出一声重响。 “文子,接下来我问的问题你不许说谎。” 李学文心里咯噔一下。 记忆中,这还是父亲第一次如此动怒。 李学文不由站直了一下身体。 “爹,有什么就问吧。” “文子,你是不是去黑市了?” 黑市? 李学文一下豁然开朗,明白家里人为什么一副这种表情了。 了解一些历史的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对于投机倒把的打击力度。 “没有!” 李学文坚定的说道。 看着李学文眼神坚定,李唯民信了几分。 “那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红薯,还有鸡蛋?” 李唯民瞥了一眼竹筐,一筐子的红薯和鸡蛋,价值可不小。 李学文把回来时早已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 “前天我救了一个中暑的老人家,我看到他时他一直在太阳底下晒着。 我就将他扶到阴凉的地方,给了口水。 后来他家里人找了过来,说老人家糊涂了,经常不记得回家的路。 他家里人非要报答我,我根本拦不住。” “老人?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看他们一家人穿的很好,大概是城里的大人物。” 李学文直接脱口而出。 李唯民又问了一堆细节问题,李学文应答如流,这让李唯民彻底相信了。 “你小子做好事怎么不和家里说,还有这些东西你怎么能要呢?” “现在大家都困难,这么老些东西可不好凑啊。” 李学文则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我说了不要,但是人家他们非给。 东西直接放在我的脚下,他们直接开小汽车跑了,我想追都不上。 我也想还回去,这俩天都在找人, 但是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就干脆把东西拿回家了。” 小汽车? 这年头能开得了小汽车的,那可能是以前的富商。 “这是遇到贵人了!” 家里人不由感慨。 “好,文子,救人这事做得不赖!” 二儿子也算是做好事了,东西来历清白。 “有了这些不用挨饿了,我们一家都能活下去了。” 李学文却是在心里摇头,他深知这场干旱还只是开始,后面还有的捱。 光靠这些,可远远不够,他还要赚更多的金币! 第006章 猎户 问清楚后大家伙儿才定下心来。 这会儿,全家人都围在竹筐边打量了起来。 李父半辈子都在和农作物打交道,一看筐里的烟薯和鸡蛋就知道是好东西。 “好,这东西可真好。” “一、二、三...四、五,一...” 三弟一只手伸着五个手指头,数一个鸡蛋就弯下一根手指。 奈何他认识最大的数就是五,根本数不明白。 这一幕把众人都逗笑了。 王梅看到这么好的鸡蛋,连忙把小妹和三弟叫开,然后拿出一个竹篮子,小心翼翼的将鸡蛋装进去。 一边装还一边数。 一边数一边眉开眼笑。 看着家人脸上挂着的笑容,李学文也感到丝丝满足。 “娘,我肚子有些饿了。” “行,娘给你整个红薯汤喝,消暑解渴,还顶饿。” 对于大功臣,王梅自然没话说。 “做多点吧,这么老些呢,放久了就坏了。” “做那么多干啥,多浪费啊。 等一会儿娘就给它们做成红薯干,不怕坏,慢慢吃。” “红薯干就没那么香甜了。” 李学文不想再吃红薯干煮野菜了。 “孩他娘,就多做几个吧。” 李唯民看着俩个小的一脸渴望的样子,不想伤了他们的心。 而且,他也没吃够呢,现在还在回味着。 “好好好,依你们。等着吧。” 小弟和小妹顿时乐了,拍手叫好。 “我到外面走走,一会儿回来。” 李学文只拿出16斤的鸡蛋给家里,还留着3斤备用。 “去吧,别走太远,一会儿回来吃红薯汤。” 李学文的家在村东头,这片只有他们一家。 离得最近的是李大柱和桂花婶一家。 李学文出来的目的正是李大柱家里,准确的说是他家里的野生药材。 李大柱是村里的打猎好手,靠着一手猎术吃得很开。 可惜的是,不久前全村的围猎行动,让他双腿残疾。 听家里人说,凭借李大柱的身手和经验,出事的概率极小。 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隐情。 但这和李学文没什么关系,他能给对方的帮助就是用营养品换些药材。 “当家的,快尝尝这鸡蛋。味道真浓啊。” 桂花将两个白煮蛋递到一个男人面前。 男人面色苍白,嘴唇没有多少血色。 他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被子,只是被子在腿的位置软软的塌了下去。 男人正是失去双腿的李大柱。 鸡蛋的香味让沉默的男人恢复些神采。 “这哪来的?” “跟唯民家二小子换的。” “文子?” 李大柱脑海里浮现出李学文的样子。 “换了多少?” “八个,半斤多呢。” “哈哈哈!就那一斤多点黄精能换他八个鸡蛋?这小子回家该挨唯民打了。” 李大柱哈哈大笑,现在谁不知道粮食珍贵。 学文这小子竟然拿来换黄精这种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 而且那些黄精的品相他都知道,在收购站可卖不上价。 “桂花,一会儿给人送回去四个。 咱不能占他们家便宜。” 两家是邻居,平日关系不错,李大柱不想因为这点事坏了多年的情感。 “这,当家的,你的身体需要这些鸡蛋的营养,咱们以后再还怎么样?” 以后再还? 那能一样吗? 过了这段时间,这鸡蛋还能卖那么贵吗? “不行!这事听我的!” 李大柱沉声道。 这牛脾气! 桂花心中叹气,她拗不过大柱,只能捡起四个鸡蛋,准备送回李学文家。 “柱子叔!桂花婶!在家吗?” “谁啊?” “我,学文。” 桂花正要出门就听闻一道少年的声音。 “我说什么来着?这娃铁定是让他老子揍了,这不,来要鸡蛋了。 快把鸡蛋还给他吧,别让人等急了。” “柱子叔,吃着呢?” 李学文上来就套近乎,他还想在李大柱这里多弄点药材呢。 “文子啊,我正要你婶还你鸡蛋呢,没想到你小子先来一步。” 还鸡蛋? 这怎么行!黄精都让小卖铺回收了,李学文可拿不出来了。 “叔,鸡蛋有问题?” “哪能呢,我这不吃着呢嘛,可香了。” “文子啊,回去让你爹揍了吧?下次别那么心大了。多的四个鸡蛋,你拿回家吧。” 李学文算是明白了,感情李大柱觉着占了便宜了。 同时他也再次意识到这个时候的食物的价值远超他的想象。 “叔,你和我爹好的能穿一条裤子,听说鸡蛋是和你换的,他还挺高兴。” “这不,又让我和你换些山里搞来的药材。” 李学文举起右手拎着的布包。 啥? 还要再换些? 他李唯民家啥时候这么富裕了? “文子,你们家收药材干嘛呀,你们家也没人需要啊,你爹的伤不是也好得差不多了吗?” 李学文决定再次搬出那个不存在的老人家。 将自己救了中暑老人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只是最后将对方为了报答送粮食改成了以药材换粮食。 “我现在可以用药材和人家换些粮食。” “真有你的文子!这都什么运气啊,随手救了个人结果还是个大领导! 我这些年也救过不少人,结果却...,总之文子你小子福气不小。” 李学文注意到李大柱说这话时神色间有些痛苦,只是很快收了起来。 或许对方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吧。 “要不怎么说万般皆是命呢?文子是有福之人。” 关键是这福气他们俩口子也能沾沾,俩人看李学文的眼神更顺眼了。 “叔,婶子,这事咱就不要往外说了。” “懂,咱懂这个理儿。” 李学文并不担心柱子夫妻把事情泄露出去,毕竟这事儿和他们的利益切身相关。 能换粮食的渠道就等于一个活命的渠道。 “叔,你这里应该有不少货吧?” 李大柱在失去双腿之前可是顶好的猎人,各种野物自然收获了不少。 像上次那些黄精估计只是中等水平,李大柱家里肯定还有更好的存货。 李学文有些期待。 李大柱苍白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其他的东西他可能没有,但是对于野物他确实有着一些。 还是精品! 毕竟他以前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猎人! 第007章 收获不断 “桂花,让文小子看看咱的宝贝。” 李大柱行动不便,只能让桂花婶代劳。 桂花婶从一旁的木柜中取出几个木匣子。 “这些都是我这几年在山里寻到的,一般的猎人可没有。” 随着李大柱的话语落下,桂花婶也将木匣子一一打开。 李文学看了一眼,不由心跳加速。 第一个木匣子里放着的一堆黄色的根状物。 【野生黄连】 单价:50金币/斤 描述:晒制手法太差,导致大部分药性损失。 而紧挨着的匣子里也是黄连,但是价格却比第一个高不少。 【野生黄连】 单价:70金币/斤 描述:晒制手法差,导致部分药性损失。 李学文不由看得一阵心疼,这大柱叔或许打猎是个好手,但是在晒制药材这一块就是个棒槌啊! “叔,你这晒制手法跟谁学的?” “怎么样,叔这手法厉害吧?整的多好,不是我吹,当年我师傅教了这么多徒弟,就数我学得最好。” 没想到大柱叔这个浓眉大眼的,竟也吹上了。 晒的很好,下次别晒了。 李学文不由诽腹。 但也没拆穿他,继续看向下一个木匣。 【野山参】 单价:10金币/克 描述:三十年的野山参,由于保存不好损失大部分药性。 看完描述后,李学文右手虚掩心口,感觉心都在滴血。 天杀的! 三十年的老山参啊! 损失大部分药性都能卖到10金币1克! 这要是保存完好的能卖多少金币? 心中对于李大柱药材处理的棒槌手法印象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缓了下情绪,李学文开始进入正题。 “叔,这些都用来换吗?” 李大柱沉吟一会儿: “换,不过只换那些黄连,这野山参我还得留着给我儿子娶媳妇用呢。” “说实话,要不是现在太困难了,我都舍不得换哩。” “山参真不换?” 虽说保存得不好,但是这支野山参看上去也有个20几克,能卖二百多金币了。 李学文还是很眼馋的。 “换也能换,但是这山参我要换肉。” 李大柱见到李学文眼中的疑惑不由轻笑一声: “不是叔嘴馋,换的肉是用来给我儿子讨老婆的,她家要求10斤肥猪肉才答应把女儿嫁过来。” “10斤肥猪肉娶老婆?” 对比后世,李学文不由感慨这个年代好朴实。 “唉!是啊,对方咬死了这个价才肯把女儿嫁过来,叔也没办法。” 李大柱却是另一番想法,对于十斤肥猪肉当彩礼颇有微词。 现在农村娶媳妇,都是背袋小米就把老婆带回家。 但是谁让李大柱这个儿子只想娶人家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李大柱只好由着他了。 李学文看了眼小卖铺的货架: 玉米面,鸡蛋,面粉,鲫鱼。 只有四样商品,【进货】选项还是灰的。 咦? 李学文先前都没注意,现在电脑屏幕上的【进货】由灰色变成了绿色。 他尝试点了一下。 发现里面只有一件商品,正是今天吃的烟薯。 难道说只有一折区刷新新商品,才能将这种商品添加到货架上? 【烟薯25号】 权限解锁:10金币 商品价格:3金币/公斤 解锁到货架上要10个金币,够他买好些东西了。 李学文没急着解锁,等以后余钱多点再整。 弄清楚进货的功能后,李学文也放下心来。 他本来还有些担心新商品的来源,仅仅靠一折秒杀区刷新出来的量只是杯水车薪,赚再多的金币也没多少意义。 现在只要等一折秒杀区刷新猪肉出来,就可以进货了。 到时候,只要金币够,就能实现吃肉自由! 虽然刷新不确定性有些大,但总有个盼头。 “叔,这肥猪肉现在可不好弄,我也不能给你打包票。要看他们那边怎么说。我们先聊聊这黄连吧。” “成,叔明白。他们准备出什么价?” 李大柱已经做好被压价的准备了,毕竟天大地大,吃的最大。 “黄连的话,1斤能换2斤鸡蛋。” 李学文说了个他认为还算合理的价。 什么! 李大柱听到这个价格,直接坐了起来。 “文子,当真?一斤黄连真能换2斤鸡蛋这么多?” “文子,你没把我们当乐子吧,真有人愿意这么换?”桂花婶的嘴巴张得老大。 李大柱突然的动作让李学文吓了一跳。 还以为自己给低了。 “真的,人家就是这个价。” “那好,文子,这些黄连一共三斤左右,你给人家送过去吧。” 李大柱夫妻俩心中大喜。 心想这是碰到好人了,对方简直就是在做慈善啊。 李学文乐呵呵的将黄连收起来。 心里同样乐开了花,六斤鸡蛋除去三斤是一折买的,只需要额外花12金币再买三斤。 而他现在手里拿的黄连少说能在小卖铺卖到一百金币。 暴利! 把布包里的三斤鸡蛋给夫妻二人,“叔,婶,剩下的三斤鸡蛋我回头给送过来。” “这事不着急,你记着就行。” 李大柱心里高兴啊,一些打猎时随手捡的黄连能换这么老些营养,太值了! 告别了兴奋的二人,收获颇丰的李学文准备回家。 临走时,他有些不舍的看了一眼那支老山参。 我一定会把你带走的! 途中李学文直接买了三斤鸡蛋,余额从30变成18。 然后将收来的黄连全部卖给小卖铺。 金币余额从18暴涨到180! 爽! 这要是换成那支老山参,李学文不敢想能有多爽。 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这是刚才临走的时候桂花婶硬塞给他的。 【虎骨酒】 价格:100金币 描述:虎骨浸泡的酒,服之可强筋健骨,补益气血。 李大柱不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猎人,竟然还有这种珍藏。 李学文没打算卖给小卖铺,毕竟虎骨酒这种好东西没人会嫌多,只是为了100金币就卖了,有些太不值了。 这一趟下来,李学文的收获很大。 哼着歌走到家中。 “文子回来了,正好,快来吃吧。” 李学文看到不大的木桌旁围着一家人,大家都没有动筷子,正等着他。 “二哥,快来啊!” 小妹使劲拍了拍身边的小木凳。 “来了!” 第008章 三叔 李学文三步并作两步,就坐到小妹身边。 “吃吧。” 李父发话了,大家伙才动筷。 李学文吃一口烟薯,再喝一口汤,不由觉得一阵快意。 “娘,这汤好甜啊,你放糖了。”三弟扬着小脑袋问。 “咱家哪还有糖啊,你觉着甜是那是因为这红薯太好了,又香又甜。” 王梅笑呵呵的说道。 一家人吃着,李父突然咳了一声。 “咳,三弟家前段时间添了个大胖小子。” 见众人看过来,李父接着说,“但是弟妹不下乃了,我寻思着明天给他们夫妻俩送些鸡蛋。” “这事要得。”众人没什么异议,三叔和他们一向亲近。 “这事我也听说了,鸡蛋没什么用,最好还是喝鲫鱼汤。” 李母王梅跟着说道,随后她又叹了下气。 “但是现在河里都没水了,露出来的鱼也早被村民们吃完了。明天我看看能不能用鸡蛋跟谁家换些精米,让三弟媳妇磨成米汤喝。” 唉~ 聊到这里,父母有些愁眉不展。 李父口中的三弟叫做李唯舟。 除此之外,李父还有个兄长李唯心,四弟李唯栋。 几年前,李学文一家还没分家,和爷爷大伯等住在一块。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父亲决定分家,爷爷坚决不肯,最后闹到村长那里,才让四兄弟分了家。 爷爷奶奶跟着大伯过,家产大部分也分给了大伯。 事实上,父亲当时也没在家产一事上有过多争执,只想着快点落实分家事宜。 分家后,无论是盖新房还是置办家具,三叔总是跟着忙前忙后,出了不少力。 如今他有困难,李学文能帮肯定会帮。 鲫鱼? 李学文看了眼小卖铺货架上的鲫鱼。 鲫鱼:12金币/kg 这玩意鱼刺多的很,他就不爱吃。 本来以为要放在货架上吃灰了,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爹,这事让我去办吧。” 李学文打算明天从小卖铺买几条鲫鱼给送过去。 “行,明我和你娘还要上工,交给你正合适。” 现在李家村的生产队上工都是轮着来,毕竟灌溉的水有限,需要集中在几块田里。 而且这两天,李父对于李学文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以前的李学文对家里的事情并不上心,现在变懂事了很多。 “我吃饱了,先去上工了。” 大哥连吃两大碗,终于吃了个肚饱,随后便起身准备继续去修水渠了,现在这件事情公社上很重视。 “学武,别急,先等等。” 王梅喊住准备离去的李学武,将一个烤熟的烟薯递到他手上。 “一会儿饿了吃,别舍不得吃。” 修水渠可都是力气活,饿着肚子干活可不行。 李学武下意识的想拒绝,但是家里人齐齐一瞪,他只好将烟薯放进怀中。 看着远去的大哥,李学文摸了摸下巴。 这天天重体力劳动,光吃碳水可不行,还得补充蛋白质和油水才成。 肥猪肉啊肥猪肉,啥时候刷出来呢? 李学文从来没有这么一刻这么渴望肥猪肉。 下午,李学文最终还是没拗过一心要把烟薯做成烟薯干的王梅。 李学文坐在小木凳上吭哧吭哧的把一个个烟薯削成片。 小妹和小弟也加入了进来。 坐在木凳上,王梅的嘴就闲不住了。 “文子,我和你说,隔壁村的小丽嫁人了。” “小丽是谁?” “你忘了?我记着你俩小时候还玩的挺好的来着。” “娘,你该记错了,和我玩的好的叫小芳,再说,那都是小时候玩泥巴的事情了。” 诸如此类的闲聊王梅没有停过。 李学文倒是没有反感,反而兴致勃勃的聊了起来。 他前世是个孤儿,像这样和家人的闲扯从来都是奢望。 烟薯不多,闲扯一会儿的功夫就被削成一片片的了。 “行了,你要乐意就带着弟弟妹妹去玩会儿,娘先把这些给拿去晒干。” 王梅下了逐客令。 李学文不由无语,这也太无情了,合着他就是个工具人呗。 还没聊过瘾呢,就被赶去带弟弟妹妹了。 “二哥,二哥,我们一起去捉蛐蛐吧!” 两小只也很久没尽兴玩过了,今天之前饭都吃不饱,更别提玩闹了。 小妹和三弟一人拉着他一只手,不等李学文答应,就把他拽出了门。 现在外边也没多少虫子了。 至于原因,能吃的东西都被村民们扫空了。 但是即便没有,也阻挡不了小妹和三弟的热情,捉蛐蛐只是个由头,嬉笑打闹才是目的。 “二哥,二哥,来追我啊!”三弟朝李学文做了个鬼脸。 “好小子,一会儿有你苦吃!” 李学文追了上去。 他的心态不知不觉间年轻了许多。 另一头,李学武跟着各生产队热火朝天的干着修水渠的大事业。 休息间隙,李学武用衣袖擦着汗。 “这天也太热了!” 旁边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说道。 小伙叫做李郝,是李大柱的儿子,和李学武一样被生产队选上来修水渠。 “唉,也不知道这鬼天气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李学武皱着眉。 李郝突然鼻子一动,闻到了一丝焦香味。 闻着闻着,他凑到李学武跟前。 “卧槽!你个孙子想干啥?”这举动把李学武给吓到了。 “老武,你身上藏啥了,咋这么香?” 李郝却是没注意到李学武的反应,反而非常沉醉于那股焦香味。 李学武一把按住李郝的大饼脸,拿出临行前王梅塞给他的烤红薯。 李郝看得双眼放光,嘴角流下不争气的泪水。 “你小子,竟然藏着好东西,想吃独食?” 李学武一把收了回去,“反正和你没关系,甭想。” “嘿嘿,老武?武哥! 也让哥们尝尝这好东西啊。” 李郝脸皮够厚,死缠烂打,就差撒泼打滚了。 李学武不情愿的掰了一块给李郝。 李郝连忙塞嘴里,随后眼睛瞪得和牛眼似的。 “武哥,再来块,刚才的太小了,没尝出味。” 李学武哪还敢啊,这给多少都不够他一个人炫的。 “大家加把劲,胜利就在眼前!”休息时间到了,众人又开始继续投入到工作。 李郝无语的看着趁机远离他的李学武,心中打定主意回头多搞几颗那种红薯。 咂了咂嘴,李郝有些回味那种香甜的味道。 ...... 咯咯咯~! 公鸡啼鸣,东方初白。 第二日。 李学文一觉醒来就迫不及待的看向一折秒杀区。 只见上面的商品刷新了! 来了!来了! 第009章 十年老山参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鲫鱼1.2金币一公斤,可购买量还是10公斤。 看向另一件一折商品,李学文激动得差点喊出了声。 是猪五花肉! 猪五花肉: 价格:1.5金币/公斤 限量:10公斤 正是李学文朝思暮想的猪肉,还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两件商品都是他需要的,李学文暗道一声运气,随后直接买空。 余额也从180变成153。 回头想个办法把五花肉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起床,李学文两只手捧着一掬清水洗了把脸,没办法,家里没毛巾,只能将就着。 或许改天到城里买些日用品? 摇了摇头,李学文打算先在村子周边收些山货。 一步步来吧。 “吃早饭了。” 今天要上工,王梅就做了早饭。 李学文看了一眼,差点眼前一黑。 一碟炒鸡蛋,一碟咸菜摆在桌子中间。 鸡蛋不多,只炒了一个。 每人一碗番薯干野菜粥,这是之前剩下的口粮。 说是粥,其实并没有米,只有番薯干和野菜。 家里只有李父和大哥李学武的碗里是稠一点的,王梅和李学文三个孩子碗里比较稀。 李学文皱了下眉,把自己碗里的拨了一半到王梅碗里。 “够了,够了,娘吃这些就行了。” 王梅低头吃着,眼眶有些红,她忽地发现二儿子好像一下子高大了不少。 以前和他说话都很敷衍,昨天母子二人倒是聊得很愉快。 李学文三两口就把碗里的扒拉干净,实在是水没味,红薯干很硬,野菜没有油。 “娘,我去找人换细粮了。”李学文装模做样的捡起几个鸡蛋。 “慢点,这事不着急。” “二哥,你等等我啊!” 小妹才吃了一半,看到二哥要走,顿时急了。 李学文哪能等她呀,小妹要是跟在他后面,他都不好从小卖铺里拿东西出来。 一眨眼的功夫,李学文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出门后,李学文倒也没急着直接到三叔家,而是准备到山外围走走,看看能不能碰碰运气。 可是他没走几步,就有个浓眉大眼的男子鬼鬼祟祟的喊住他。 “文子!文子!到我这来。” 喊话的正是隔壁李大柱家的李郝。 “耗子哥,啥事?” “蚊子!你又喊这个破花名作甚!”李郝表情不悦。 他一米七几,相貌堂堂,怎么能被人叫耗子呢! “你不也叫我的花名吗?” “那能一样?”李郝不忿,这文和蚊谁能听出来? “说事吧。”李学文不想再争论下去。 “嘿嘿,你家里是不是有红薯?” “这话说的,谁家还没几斤红薯了?”李学文猜测八成是大哥的烤烟薯让李郝见着了,甚至还让他吃了。 “文哥,你是我哥成了吧?给耗子弟说说,有没有。” 李郝昨晚回去,一想到那烤红薯的甜香就抓心挠腮的,一整晚没睡好。 但是李学武的口风太紧了,李郝只好来找李学文。 面对比他还小几岁的李学文,李郝连脸都不要了,文哥都喊上了。 这耗子哥为了口吃的是真不容易啊! 李学文不由佩服。 “耗子哥,你太客气了,家里之前确实有几个不错的红薯。” “那现在还有没?”李郝有些急了,生怕被吃完了。 “有是还有,但是那都是我家里口粮啊,少一个就要多饿一顿。” 李学文摊了摊手,露出一副难为情的表情。 李郝咬了咬牙,“等着,文子。”随后便匆匆回了家。 没多久,李郝就神秘兮兮的出来,怀里抱着什么东西。 “这是我的家底了,你拿到公社上应该能换些钱。” 李学文只看一眼,不由心跳加速。 【野山参】 价格:8金币/克 描述:十年老参,保存较完好。 没想到李大柱保存药材是个棒槌,他儿子却是有一手。 “你这晒制的手法不是和大柱叔学的吧?” 李郝心中一惊,“蚊子,你咋知道的?” “我和村里的张医生学过几手,他看你郝哥我聪明,非要收我当学生。” 李学文一时间有些分不清李郝有没有在吹牛,毕竟他老子就挺爱吹的。 “耗子哥,怎么个换法?” “我这参换你五十斤那种又香又甜的红薯没问题吧?”李郝上来就狮子大开口。 李学文皱了皱眉头,这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来是不是太惹眼了? 李郝一看李学文的表情,连忙降价。 “十斤,十斤总可以吧?”李郝食指交叉,比了个十字。 他一开始往高里喊,只是想探探李学文家里有多少,要真有的话,回头他再上山挖点。 李学文有些懵,他还没砍价呢,对面就自己砍了。 十斤烟薯,就是15金币,算下来,他赚麻了。 “成交。” 李学文装模作样的回家,然后回来时手里提着竹筐。 金币-15。 余额138。 李郝接过竹筐,看到里面的躺着的胖红薯,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 用衣服网住十斤红薯,把竹筐还给李学文后,李郝就兴冲冲的跑回家。 他也要烤个红薯,不,烤两个!一会儿上工带到李学武面前好好神气一下。 哥们也有! 看着欢快远去的李郝,李学文感叹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随后他美滋滋的把野山参卖给小卖铺,只是十年份的,没多少收藏的必要。 出售十年份野山参,共20克。 金币+160。 当前余额暴涨到298。 李学文乐开了花。 做完这些,李学文背着竹筐往山外围走去。 临近中午,太阳高悬。 李学文满头大汗,一脸郁闷的离开山林外围。 他今天的运气似乎都用在李郝那里了,这一趟下来毫无收获。 想想也是,要真有好东西怎么可能轮得到他,挖地三尺的村民们早捡走了。 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得再往山里深处去。 李学文回头看了眼幽深的山林,不由打了个寒颤。 “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再上山吧。” 村里这么多优秀的猎户都在山里吃亏了,李学文可不会觉得自己能讨得了好。 看了眼天色,李学文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 从小卖铺里取出一早买好的鲫鱼,大概五斤左右,放进竹筐中朝三叔家走去。 第010章 青瓷碗 土房中,一对夫妻坐在炕边。 “当家的,小元又饿了,咋办啊!”女人抱着男婴哭着,肩膀一耸一耸。 呜哇~! 呜哇~! 女人怀里的婴儿也跟着嚎啕大哭。 男人听见母子俩的哭声心中一阵急躁,绕着不大的房间兜圈。 踏—— 踏—— “唉~,村里能借来的细粮都借了,我还能上哪去找啊?” 说话的男人正是李学文的三叔李唯舟。 李唯舟叹气,好不容易才借了一些细粮给煮成米汤,但是借来的细粮实在是不多,没几顿就让儿子吃完了。 何慧美哭着说: “都怪我不争气,死活不下乃。” 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 李唯舟疑惑,这快到饭点了,会是谁在敲门。 “三叔,我爹让我带些东西给你。” “学文,是你小子啊!你小子可有段时间没来三叔这了。” 李唯舟有些意外,以前的李学文很孤僻,可不会一个人来串门。 “这不是怕打扰你嘛?”李学文把竹筐随手放下。 “你能来三叔这里,三叔很高兴,但是你带东西来,就不好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带走。” 李唯舟故意板着脸。 李学文摊了摊手,“可别,要让我爹知道了我怎么来又怎么回的,非得收拾我一顿。” 顿了顿,李学文又接着说: “三叔,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不能让我难做吧?” “这,这,那三叔就收下就是了。” 李唯舟看了眼竹筐,上面用干净的猪草叶盖着,他估摸着里面是些番薯干。 心中有些感动,二哥李唯民家里六口人,却还想着他这个弟弟。 现在他也确实困难,没有底气拒绝二哥一家的帮助。 “小美,给我侄子冲碗红糖水!” 何慧美有些迟疑,没有动。 三叔李维舟一下恼了,“我侄子来一趟,你还给冷脸了?” 何慧美不情不愿的走到柜子旁取红糖。 “三叔,不用,我喝点凉白开就成,糖水不解渴。” 李学文可不想因为自己让三叔家里不和。 “文子,听我的,凉白开哪有糖水好喝?” 李唯舟一把接过妻子手中的玻璃罐,里面仅剩一点红糖。 不顾妻子眼中的怨念,李唯舟全给到海碗里,用木筷搅了搅让红糖溶得快一些。 “文子,家里没啥好东西招待,喝碗糖水解解渴。” 李学文劝阻的话语还没说出,三叔就全给倒里了,他都不敢想这碗红糖水得多齁。 硬着头皮,李学文接过海碗干了! 下一瞬,他便瞪大了双眼。 只因手中这个碗很不同! 【青瓷碗(清)】 价格:300金币 卧槽! 三叔,你是什么大户人家,前朝的古董用来给我装糖水喝! 这也太奢侈了! 李学文又发现了一条金币的来源,小卖铺不仅收药材,还收古董! 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李学文的表情落在三叔李唯舟的眼里,却是另一番意思。 可怜的侄子,估计很久没喝过糖水了吧,这一小把红糖就能吃惊成这样。 而一旁站着的三婶何慧美的表情更不悦了。 果然是来打秋风的! 平时日子好的时候不来串门,没东西吃了就想起三叔三婶了。 还提着一篮猪草过来,那玩意儿有什么用! 李学文小心翼翼的捧着瓷碗。 这可是300金币啊! 要摔碎了可得把他心疼死。 “一会儿在三叔这吃一顿再回吧?” 李唯舟坐在一旁,看着李学文小心喝糖水的样子,不由一阵心酸。 这句话差点让一旁的何慧美点着了,她猛地咳嗽了两声。 咳~! 咳~! 李学文会意,他也发现这个三婶好像不太待见他,但也没放在心上。 三婶不光不待见他,连带着他一家人都不待见。 至于原因,李学文还是知道一二的。 还是和分家有关系,当时分家后,因为自家人口比较多,啥都缺。 三叔就啥都往他家里送,吃的,用的。 三婶跟了三叔后,好日子没过上,苦倒是因此吃了不少。 “三叔,三婶,别忙活了,我娘已经做好饭了,我先回去了。” 李学文也没提青瓷碗的事情。 来一趟把人家红糖造完了,再把人碗也带走就不合适了。 反正机会有的是,以后再拿就是了。 没给三叔挽留的机会,李学文一溜烟就跑开了。 “李唯舟!你到底要帮你二哥到什么时候?” 在李学文走后,三婶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你是跟我过日子还是跟你二哥过?这个家还要烂包到什么时候?” 李唯舟只能干笑。 他知道他亏欠妻子太多,但是另一边又是他关系最好的二哥,他没办法两头兼顾。 “笑!你就笑吧!家里都不用管了!” 何慧美眼泪流了下来。 空着的红糖罐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一点丈夫也没给家里留,还是选择给了二伯家。 李唯舟笑着给何慧美揉了揉肩: “这人家小文不是还提了篮东西来吗?” “一筐子猪草有什么用?咱家又不养猪,难道我们吃啊?” “不至于吧。” “什么不至于!他二伯家这么些年有回馈你些什么?我看你就是个烂好人!” 何慧美的话让李唯舟心里有些发虚。 毕竟李学文平时可不会来他这里,不会真是拿筐猪草来搪塞他吧。 随即,李唯舟拿起竹筐上的猪草,看到里面躺着七八条鲫鱼。 “老婆!老婆!你快来看!我侄子可不是那样的人!” 李唯舟语气难掩激动。 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李学文送来的这些鲫鱼太及时了! 这是救命的呀! “咱小元要有奶喝咯!” 何慧美看着丈夫欣喜若狂的样子,有些疑惑,抹了抹眼泪,来到竹筐边。 看到里面静静躺着的鲫鱼时张大了嘴。 “这是,这是鲫鱼?是小文刚刚送过来的?” 何慧美不敢置信。 “是,就是小文送过来的!” “老婆,以后不要再生我二哥他们的气了,他们也不容易的。” “嗯,我再也不会了。都是顶好的一家人啊!” 何慧美现在心情复杂,她好后悔刚才对着侄子摆出那副冰冷的面孔。 这下侄子可能认为她就是个恶婆娘了吧? 李学文送完鲫鱼,一身轻松的准备回家。 今天说什么都要吃顿肉! 李学文现在馋肉馋的不行,从小卖铺中取出早上买的五花肉。 只取了两斤,不敢多拿,多了就不好解释了。 用衣服包着,李学文兴冲冲的走回家。